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專題>>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2030年的制造業】(一)我的“一人工廠”

2013年01月25日09:55    

【相關新聞】

廢棄鐵路線變身紐約的“秘密花園”

賓利在底特律車展首次公開全球最快的4座敞篷車

波音787再出“重大事故”,機載電池或存隱患

豐田在底特律車展發布新款“雷克薩斯IS”,追加混合動力車型

多款新型SUV在底特律車展全球首次亮相

2030年1月。從我2012年底辭去某著名家電企業的工程師之職算起,已經過去了整整18年。當時,日本電子行業在重組的波瀾中動蕩,我和很多同事都隻得提前退休。

如今,我供職於一家電視機制造企業。雖說是制造企業,但這裡並沒有常說的工廠。“工廠”就是我家附近公寓中一個計時租賃的房間,員工也隻有我一人。

因為時至今日,造一台電視機已經非常簡單了,隻要按下打印機的按鈕,就能快速打印出電路板乃至面板。最近,就連街上的電器賣場也在提供定制服務,當場為顧客打印出電視機等商品。

在離職的同事之中,像我這樣獨自成立公司的還有好幾位。這在當時雖然稀奇,但到了今天,“一人公司”已經是司空見慣。當然,也有一些伙伴現在還留在原來的公司裡打拼。在不久前的新年會上,我與他們久別重逢。聽他們說,在這十幾年裡,工廠與過去也已經大不相同。生產線上是清一色的人型機器人,在與人一起制造家電。公司似乎還打算對外銷售人形機器人,開展新業務。老同事們抱怨說,為了建造全部由人造機器人來制造人型機器人的生產線,他們現在忙的是不可開交。

說起來,在2012年離開公司的的時候,我們在酒桌上沒少聊“日本制造業未來將何去何從”的話題。當時,大家真的都感受到了危機。之后,雖說有些公司遺憾地與工廠一同消失,但也有一些公司堅持挺了過來,重新成為了世界的領頭羊,日本的制造之魂也完好地在日本保留著。

話說回來,當時“日經技術在線!”圍繞制造業的未來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專輯,題目是什麼來著?搜索一下……哈,出來了。對了,就是這個,《2030年的制造業》。當時在讀的時候,我雖然也曾懷疑“未來真會這樣嗎?”事實証明預測還挺准的。對了!把專輯內容傳送到剛剛通過定制印刷獲得的超輕薄彩色電子紙上,讓我們重溫一遍往日的預言。

人人都能成為制造商

任何人都能輕鬆涉足硬件產業的時代即將到來。通過充分利用他人的工廠和網絡獨自創業的企業家也已經出現。當涉足硬件制造的障礙消失時,隻要想的到,產品就會出現在市場上。

鬆下和索尼等著名家電制造企業面臨著經營低迷的困境。這些公司都發布了大規模的重組計劃,工程師等人才的外流一直在持續,但在這樣的動向出現之前,也有一些人自斷退路,成立了公司。

位於千葉市的Acarine是森宮祐次創辦的家電制造公司。雖說是制造公司,但員工隻有森宮一人。森宮曾在JVC(現JVC建伍)和索尼擔任過設計師。他一直在說:“在以前供職的大公司,就算想到有趣的商品創意,往往也會被業務部門以‘業務規模不可能達到100億日元’為由被槍斃。但不同尋常的商品有可能會爆冷門熱銷。”。

Acarine的森宮祐次與他開發的燈具(上)。費特曼夫婦開發的Nomiku烹飪機(下)。

不滿足於大公司的量產品

在大公司感覺到商品開發局限性的森宮決定辭職,並在2010年創辦了“一人制造公司”。森宮說:“隻有自己一個人,在制造產品的時候,就不需要在意事業規模。”Acarine銷售的商品充滿了原創性,比如振動即可點亮、1分鐘后熄滅的燈具等。每件產品都結合了日本的傳統工藝,做工講究。

成本則被森宮放在其次。例如,帶揚聲器的燈具售價為21萬日元(約1.5萬元人民幣),價格絕不算便宜。截至目前隻生產了約80台。

但這款產品的燈罩採用了京都西陣織使用的“銀線”,並委托仙台的八音盒工匠,使用制造吉他和鋼琴的“雲杉木”加工出了揚聲器的外箱。按照森宮的話來說,他的志向是開發身處激烈價格競爭的大公司不會商品化的“能打動人心的產品”。

森宮的夢想是,“把各地的傳統工藝融入到商品之中,最終與日本47個都道府縣所有的工匠都開展合作”等大公司未能實現的的夢想。

如今在日本,為了使自己的創意轉化成商品而離開大公司自行創業的人越來越多。

創業於東京秋葉原的Cerevo公司的社長岩佐琢磨過去曾在鬆下從事商品策劃工作。“縱觀現在的家電市場,隻有數碼相機、液晶電視、洗衣機、冰箱這些想象范圍之內的產品。大公司隻要大張旗鼓進行開發,就總會套上這樣的模式。為了制造出能令人驚嘆‘竟然還有這種東西’的產品,我於2007年創建了自己的公司。”現在,岩佐正在與10來位員工一道,開發並銷售隻需安裝在攝像機上即可在網上發布視頻的產品“LiveShell”。

LiveShell的售價為2.68萬日元∼5.4999萬日元(約1900~3800元人民幣),年銷量數千台。在年銷量動不動就是數百萬台的大公司看來,規模實在是太小。

盡管如此,但岩佐毫不介意,他說:“人們的需求正在細化,大公司的大量生產模式已經不再順應時代潮流。現在需要的,是大公司因生產規模太小而難以著手制造的商品。”

Acarine、Cerevo這些個人創建的小規模家電制造公司正在回應著不滿足於索尼、鬆下等大公司量產品的消費者需求。

在這種員工很少的新興制造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背后,是家電產業門檻大幅下降的現實。到門檻完全消失的時候,隻要有創意,新興制造公司馬上就會投入到市場之中。

夫婦兩人合作創業

“硬件行業的創業環境已經成熟”,這番話出自美國風險投資公司Haxlr8r的創始人之一西裡爾·艾伯斯衛樂(Cyril Ebersweiler)之口。過去10年間,電子部件朝著高性能、低價格方向快速發展。今天,即使不向基礎研究和產品開發投入高昂的費用,也可以通過搜集市面流通的通用部件,制造出高功能的家電。

艾伯斯衛樂原本的工作是為新興軟件公司的創業提供支援,但隨著硬件領域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他從2012年開始對硬件公司的創業展開全面支援。其中之一便是美國的費特曼(Fetterman)夫婦不久前在舊金山創辦的Nomiku公司。在此之前,二人都沒有過從事制造業的經驗。

費特曼夫婦創業的契機源於希望把專業烹飪技術用於家庭烹飪。“Sous Vide”真空低溫烹飪法在餐館裡比較常用,這是一種把肉和蔬菜等生鮮食材放到真空包裝裡,在熱水中慢慢加熱的方法。費特曼夫人說:“雖然市面上有不少通過對水加熱保持固定溫度的真空烹飪機,但無論是哪一種,1台都要1200美元以上。由於價格高,我們不舍得買。”

因此,費特曼夫婦決定自制真空烹飪機。他們從最近的電器商店購買需要的部件,在家中組裝。“開發期”隻用了一天,連同購買部件在內,“開發費”隻花了不到100美元。夫婦二人相信還有很多人與自己面臨著一樣的困擾,於是決定開發並銷售價格低廉的真空烹飪機。

創業所需資金除了來自Haxlr8r的投資之外,還利用了眾籌的方式。這是一種希望籌集資金的人在網站上介紹自己的計劃,向支持者募集小額投資的方法。達成目標金額后,籌資者就會實施計劃,投資者可以免費獲得商品作為禮物。在美國,眾籌正在逐漸成為新興家電企業強有力的資金籌措方法。費特曼夫婦通過眾籌,向1880人籌集到了58.6061萬美元的資金,接近目標的3倍。產品預定於2013年3月開始供貨,價格為359美元。現在正在通過網絡接受全球的預訂。

一對普通夫婦組裝市面銷售的部件制作真空烹飪機,並以此為契機開創的事業即將開花結果。到2030年,部件的高性能化、低價格化將達到更高的程度。現在無法想像的高功能產品或許也能經由個人之手輕鬆問世。

開發成本大幅下降

獨自一人也可以開發商品。

神奈川縣小田原市的Bsize公司的員工隻有創始人八木啟太一人。八木獨立開發的LED台燈已經開始通過互聯網銷售,他目前正在家中專注於智能手機非接觸型充電座的開發。

Bsize公司的LED台燈與創始人八木啟太。在小田原市的自家兼辦公室。

在個人開發體制的背后,起著支撐作用的是使用最新型加工設備的各種加工服務。過去,中小公司在開發產品時為了確定形狀,一般會向外部訂購木模。花費數十萬日元費用、交貨要等1個月之類的情況屢見不鮮。但隨著3D(三維)打印機等新型加工設備的登場,情況發生了轉變。

3D(三維)打印機的加工方法非常簡單。隻要輸入CAD(計算機設計)數據,等上半天的工夫,立體模型就能做好。提供3D印刷服務的企業已經出現,同時還有使用切削加工機把鋁塊切割成模型的服務。這些服務最低都隻要幾千日元,最快第二天就可以發貨。

而且,過去高達1000萬日元的三維CAD軟件現在隻需大約10萬日元,免費軟件也比比皆是。八木表示,“開發成本減少了很多”。

不光是開發方面,涉足家電行業時生產方面的門檻也越來越低。近年來,勢力急速擴大的EMS(電子產品代工服務)更是一下子破除了該門檻。

隻要委托EMS進行生產,就不需要雇用大量工人,也不需要在工廠設備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或是承擔風險。

中國的EMS與反應迅速的風險企業

一提到EMS,大家或許會聯想到巨型企業進行的大量生產,就像是在中國大陸以數千萬的規模生產蘋果公司產品的富士康。但實際上,以中國大陸為中心,依靠低廉的勞動力,能夠進行少量生產的EMS也為數不少。

美國硅谷的投資人、向Nest Labs等家電制造企業積極出資的羅伯·康尼比爾(Rob Coneybeer)說:“在亞洲,以較低的價格提供1萬∼2萬小批量代工的EMS企業有所增加。”因為可以少量訂貨,即使創業者一開始預期的銷量不大,也可以順利啟動家電事業。前面提到的Cerevo依靠的是中國大陸和菲律賓的EMS企業,Nomiku目前也正准備委托中國大陸的EMS企業代工。

按照美國調查公司New Venture Research的預測,2016年世界EMS的市場規模將從2011年的4130億美元增加到6540億美元,到2030年,市場還將進一步擴大。到那個時候,在巨大的EMS市場的支撐下,肯定會有大量靈活的家電風險公司活躍在市場上。

如果是不需要委托EMS代工的少量生產,任何人都能利用的“民間加工坊”也能作為生產基地。因為隨著機床價格的下降,過去隻有制造公司的研究所和工廠才有的昂貴設備也逐漸普及到了城鎮作坊。

“創客空間”(Hackerspace)就是這樣的加工坊。創客空間1990年代發源於德國,是在地區社會中開設的作坊。大約5年之前,創客空間在其他國家也開始增加,包括日本在內,現在全世界已經有約1100家。

在創客空間,社區的成員可以相互學習對方的強項,進行制作。從電子產品到菜肴,涉及的范圍極其廣泛。

米奇·奧特曼(Mitch Altman)2007年在舊金山開設了一家創客空間。他介紹說:“這裡3D打印機、激光切割機等制造設備一應俱全,可以進行專業制造。”其實,利用這種民間加工坊生產自己公司產品的制造公司早已出現。

Ag Ltd.是以東京澀谷的創客空間“FabLab澀谷”為基地開展活動的風險公司。FabLab源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市民策劃的加工坊,在日本除了澀谷之外,還開到了茨城縣筑波市、神奈川縣鐮倉市。FabLab澀谷提供3D打印機和銑床等設備。Ag Ltd.就位於FabLab澀谷附設的共用辦公室裡。該公司社長飯野健一表示:“當得知有帶加工坊的辦公室之后,我們馬上就決定搬來。”

Ag Ltd.的飯野健一(左)與FabLab澀谷的激光切割機(右)。

該公司制作的是女高中生喜愛的耳機孔防塵塞。這種飾品與手機鏈相似,是插在手機耳機孔上面的裝飾。Ag Ltd.生產的防塵塞上的卡通人物的眼睛可以配合智能手機的應用閃爍。該公司租借FabLab的激光切割機等設備進行生產,1周生產100個,通過網絡銷售。

經營FabLab澀谷的梅澤陽明介紹說:“過去需要400萬日元的機床現在隻花40萬日元就能買到。隨著價格不斷降低,我們現在已經可以設置很多過去買不起的器材了。”

進入一家一台制造設備的時代

如果價格繼續降低,3D打印機之類的制造設備在家庭中廣泛普及的時代就將到來——以撰寫暢銷書《免費》、《長尾理論》而聞名的美國《WIRED》雜志前總編克裡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這個預言引發了諸多討論。

到了2030年,人人都能在家中開制造公司的時代或許真的會變為現實。(日經技術在線! 供稿)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