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專題>>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人口大國的人口危機:警惕陷入嚴重的少子老齡化進程

2013年01月22日08:53    來源:無來源

【相關新聞】

特斯拉汽車今春將在中國開設銷售店

通縮加劇的“日本化”進程是否會在歐美經濟中出現?

【專訪】任天堂社長岩田聰:智能手機不是我們的敵人

時過境遷,日元快速貶值弊大於利?

日本式的“降薪“是導致日本經濟崩潰的罪魁之一

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了30多年。出生率剎車的幅度之大已經超過了預期。按照現代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津上俊哉的推測,中國的適齡勞動人口將在2013年觸頂回落。對於少子化日益加劇的中國,永遠保持高速增長或許只是一個美麗的幻想。

中國政府雖然堅稱出生率為1.8,但最近的調查顯示,這個數字已經降低到了1.18。津上依據這些數據進行推測的結果顯示,勞動力的核心——15歲∼64歲的適齡勞動人口將於2013年觸頂回落,而不是通常所說的2015年以后(編按:國家統計局1月18日公布,2012年中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首次出現絕對下降,減少了345萬人。証實了津上的推測)。

中國雖然依靠計劃生育政策降低了出生率,但在生活費不斷上漲的城市,養育孩子並不容易。如果因少子化加劇而導致適齡勞動人口減少、工資上漲加速,那麼中國的經濟增長難免碰上更大的阻礙。中國的發展速度放慢對於高度依賴中國的世界經濟也會產生重大影響。津上指出,即使停止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單憑該措施也不足以拉動出生率,因此,對於中國未來的樂觀預期需要進行大幅調整。

少子化比日本還嚴重

2012年1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適齡勞動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為74.4%,首次低於2010年的74.5%”。雖然減幅隻有0.1%,但筆者對於這個數字還是感到非常意外。

中國的統計發表往往喜歡強調正面信息,按照這個“習慣”,有可能給經濟發展造成打擊的適齡勞動人口比例減少問題屬於“不說為好”的消息。為什麼要公布這樣的數據?這讓筆者更為關注中國的人口趨勢。

眾所周知,以日本為首,東亞各國的少子老齡化現象日趨嚴重。但直到現在,中國都沒有放棄“計劃生育政策”的跡象。對於“中國繼續這樣控制人口會不會出現問題?”反倒是海外在爭論不休。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總和生育率的動向。主張堅持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長年堅稱“中國的出生率為1.8”。聯合國“世界人口預測”的出生率也採用了與中國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相近的數值,這就給中國的人口預測賦予了權威性。

然而,在中國,農村等地的出生情況並不一定能夠得到准確的掌握,精通人口問題的有識之士早在很久以前,就對1.8這個數字拋出了質疑。“最多也就1.6左右”、“不,沒准還不到1.4”之類的聲音不絕於耳。

聯合國悄悄修改預測

出於以上緣由,筆者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國家統計局時隔10年於2010年再次實施的大規模人口普查。2011年4月,中國公布的總人口為13.3976億,但之后沒有透露詳情。就在大家懷疑“是不是不打算公布?”的時候,統計表終於在2012年夏季公開了。

統計表中公布的出生率非常驚人。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18,遠遠低於迄今為止人們討論的數字。即便是飽受少子老齡化之苦的日本,2011年的出生率也維持在1.39。這說明中國正在以連日本都未曾經歷過的少子化速度迅速老齡化。

下圖為中國各地區的出生率。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出生率隻有0.7強。而能夠維持人口規模不變的出生率水平一般為2.1,因此,沿海地區的大城市早晚會受到嚴重影響。出生率高於2的隻有少數民族比重大的部分農業大省。這是因為少數民族不在計劃生育政策的控制范圍之內,出生率基本沒有降低。

2010年的普查按照男女、城鎮鄉村等居住地區,分別給出了每個年齡段的死亡率和婦女生育率(生育率為10%採樣調查)的數據,可以依此對未來的人口進行預測。筆者按照簡單的條件(出生率、新生兒男女性別差、死亡率、城鎮鄉村人口居住比例固定),對2030年之前的中國人口進行了推算。推算採用“同批人分析”的方式,首先根據2010年的普查酌情考慮出生率和死亡率,預測2011年的男女人口和出生人口,然后再重復相同的步驟。

根據推算,中國的總人口將於2020年達到最高的13.696億,然后轉為淨減少,在2030年之前大約將減少掉3200萬。按照過去的普遍觀點,“總人口轉為減少應該在2032年”,而筆者預測的時間提前了12年。

過去根據的是聯合國2008年版的人口預測,也就是“中國人口將在2032年達到最高的14.63億之后開始減少”的結論,但聯合國2010年版的人口預測突如其來地把中國的人口峰值大幅下調到了“2026年達到13.96億”(所有數值均為中位預測)。調整來的十分突然。日本及世界各國都是根據最具權威的聯合國的預測來預測中國經濟與國力的前景的,聯合國對此次調整應該負有解釋的責任。

適齡勞動人口減少7700萬

通過人口預測可以簡單地計算出適齡勞動人口。計算的結果顯示,適齡勞動人口的比例在2010年達到74.5%的峰值后開始減少,到2010年代后期,減速將會加快(每年減少0.4%左右),到2020年將跌破72%。

適齡勞動人口的總數將在2013年達到10億之后轉為減少。在2030年之前,適齡勞動人口預計將減少近7700萬。到本世紀20年代后期,適齡勞動人口及其比例的減少都將加速。

如上表所示,適齡勞動人口及其比例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將出現暫時性的微增。這是“大躍進”時期出生人口驟減的一代(1959∼1962年)達到65歲,使適齡勞動人口減少的速度下降而引發的特殊現象。

最近,一本由權威作家針對極低的出生率,呼吁轉換人口政策的建議書在中國出版發行(《人口形勢的變化和人口政策的調整》,中國發展出版社)。書中曖昧地寫道:“2010年普查顯示總和生育率僅為1.18,但考慮到出生漏報人數,當前的出生率應在1.5以下。”

假設出生率真的為1.5,而2010年普查的結果是1.18,那麼,調查就漏掉了出生數量的近3成。真實的出生率其實應該在1.18和1.5之間。但無論這個數字是多少,中國適齡勞動人口的比例已經進入減少的進程,總人口也將在本世紀20年代前期觸頂回落的大趨勢都不會改變。

不過,在統計數據過去因瞞報遭受批評的中國,國家統計局敢於公布給未來發展前景蒙上陰影的“出生率1.18”的數字,這令人感慨。其實這是有預兆的。這一年來,筆者曾經聽到過好多位能夠獲得內部消息的中國人談論低出生率的問題。政府內部的危機感似乎越來越強。

如果出生率不回升,到本世紀末,中國的總人口將會跌破5億。如果置之不理,中國將會面臨兵源缺失的局面。

適齡勞動人口比例開始減少。未來還會進入兵源荒時代。

其實,過去的10年是中國高速成長期的最后沖刺階段。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WTO)后,中國為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大量吸引外資,順利搭上了全球化的大潮。不僅如此,從人口動態的角度來看,中國的適齡勞動人口比例和儲蓄率也實現雙增長,迎來了勞動與資本投入的頂峰。

中國的適齡勞動人口增加是在1970年前后,但在當時,由於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輕視和農村人口移動的限制,中國並沒有享受到人口紅利。隨著1980年代后期改革開放政策開始實施,沿海城市成為出口生產基地,接收了大批農民工等內陸的剩余勞動力,在這個時候,勞動力的投入超過了人口動態。也就是通過疊加過去漏掉的人口紅利,使1990年代后期以后的增長實現了“翻番”。

而且,在這個時期,嬰兒的出生率銳減,減輕了整個國家養育兒童的負擔。出口產業帶來的大量就業崗位和育兒負擔的減輕使得儲蓄率得到快速提升,支撐了同期進行的國內投資牽引型的經濟增長。就這樣,在過去的20年裡,中國一直享受著“人口紅利”,但從現在開始,齒輪將倒轉,進入“人口負擔”時代。

日本人親身體驗到了人口負擔之苦。日本銀行稱,日本過去10年間的通縮和低增長的一大原因是出現了全世界史無前例的快速老齡化和人口減少。如果單純比較2000∼2010年發達國家的實際GDP(國內生產總值),日本的增長率為倒數第一,但從適齡勞動人口的人均實際GDP增長率來看,日本在發達國家中獨佔鰲頭。簡單地說,就算現役勞動者每個人都很努力,如果現役勞動者的總數減少,經濟發展也將無法維系。

中國政府或許已經開始研究逐步停止計劃生育政策,但僅憑這一點並不能提高出生率。因為即使撤銷規定,現在的年輕夫婦也難以承擔養育二胎的經濟負擔。如果沒有大規模的調整育兒、教育、住宅等生活各個層面的公共財政分配優惠政策,出生率恐怕不會回升。

即使出生率回升,也還有其他問題擺在眼前。因為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說,隨著扶養人口的快速增加,在未來15∼20年,適齡勞動人口比例將進一步跌落,儲蓄也將減少,增長將愈發困難。

按照筆者的計算,即使在未來10年強行把出生率拖回到2.1這一維持人口規模的水平,到2030年,適齡勞動人口比例仍將比目前低10%。一旦陷入嚴重的少子老齡化進程之中,再想跳出來就不那麼容易了。(日經技術在線! 供稿)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