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5日09:35
【新聞鏈接】
在人人都可進行制造的3D打印機受到關注之際,另一場“打印機革命”也在掀起,那就是“印刷電子”技術的實用化。簡單來說,這是一種以印刷報紙、傳單的方式,“印刷”電子元器件的技術。包括電路、傳感器、顯示器在內,能夠把各種各樣的器件印刷在1片基板上。隻要把基板與利用3D打印機成形的樹脂和金屬外框組合到一起,就能制成平板電腦。在今后,這樣的“桌面工廠”將不再是痴人說夢。
東京大學副教授關谷毅試制的面向醫療領域的可彎曲有機晶體管。 |
印刷電子技術的特點是能夠在小空間內進行多品種少量生產,其中隱藏著顛覆投資高達數千億日元建設大型生產線,進行大批量生產的傳統電子產業商務模式的可能性。
傳統的半導體技術是在硅晶圓上形成薄膜,然后再薄膜上繪制微細的電路。而印刷電子技術就像是在紙上打印油墨那樣,在基板上疊加有機材料。隻需把所需材料直接堆疊,無需傳統技術中必需的削掉晶圓上薄膜的過程,能夠大幅降低材料成本。而且,因為與印刷品一樣,比較容易大面積化,所以印刷一張草席大小的大型傳感器也不在話下。目前,有機EL(電致發光)顯示器、太陽能電池、電子紙等產品的量產工藝的一部分已經採用了這項技術,為了在今后全面應用於量產,各企業正在積極開展該技術的相關研發。
富士膠片公司銷售的台式工業打印機“DMP-2831”能夠利用普通的噴墨技術,在樹脂薄膜上印刷20微米(1微米為100萬分之1米)寬的微細電路。除了平面印刷之外,還能在基板上形成立體圖形。
DMP-2831的外觀看上去就像一台個頭稍大的打印機,通過USB連接線個人電腦,最大支持A4大小。這款打印機主要面向制造企業和大學的研發,價格為800萬日元。上市5年來售出了700台。
應用開發需要轉換思維
雖說在研發層次已經可以實現水平相當高的印刷,但是,在得到制造企業生產線的全面採用之前,除了打印機以外,墨水、基板材料等方面都需要進行諸多技術改良。要想取代現行的生產技術,這項技術必須應用於有望取得量產效果的新產品。例如在醫療領域,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系研究科副教授關谷毅利用印刷電子技術,開發出了纏繞在導管上檢測體內溫度和氧濃度的傳感器。關谷表示:“人體用傳感器無需顯示器和半導體那樣的高集成化,能夠以低成本進行印刷。開發新用途時必須要轉換思維。”
在這一點上,日本擁有眾多印刷設備、材料等方面的實力派制造企業,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2011年,日本的27家電子、設備、材料公司組成“新一代印刷電子技術研究組合”,力爭跨行業制定量產技術標准。(日經技術在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