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08日08:47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相關新聞】
【能源地圖】美國(上):能源消費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政策備受關注
2012年日本的貿易收支出現創記錄的69273億日元逆差。因核電站停止運轉而導致火力發電燃料進口增加是最大因素。日本政府在能源政策方面搖擺不定很可能會成為“安倍經濟學”的軟肋。
“又被行業巨頭找到了軟肋”
2012年年底,日本核能管制委員會(NRA)指出,東北電力公司東通核電站廠區下有活斷層,因此,盡快重新啟動該核電站變得十分困難。得知此事后,一位大型貿易公司天然氣負責人不由得發出了嘆息。
目前,日本的貿易逆差正持續增大。1月24日發布的2012年貿易收支數據顯示,入超達69273億日元,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
其背后的原因不僅在於對中國及歐盟的出口低迷,而且還有核電站停止運轉導致火力發電燃料價格居高不下。作為日本主力燃料的液化天然氣(LNG)2012年進口額超過6萬億日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5.4%。由於政府要扭轉當前的日元升值勢頭,因此,液化天然氣的採購環境將進一步惡化。
能源成本的居高不下還將促使制造業向海外轉移。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估算結果顯示,如果今后企業轉向海外生產以及燃料進口增加的趨勢持續下去,那麼在2020年前后,日本經常項目收支也轉而出現逆差的可能性很大。國債的消化將不得不依賴於海外資金,財政將陷入危機狀況。
要想避免這種事態,依靠貿易政策等完善競爭環境,以及解決電力供給危機是當務之急。
熟悉日本天然氣業界情況的能源分析師石井彰指出:“日本最大的弱點是沒有掌握談判的籌碼。”目前日本的採購形態是對中東及東南亞出產的傳統型天然氣依存度較高、小批訂單較多。在這種形態下,在簽訂合同時無法充分發揮談判能力。
東京燃氣向“煤田”出資
雖然非常規型天然氣的代表“頁岩氣”通過技術革新已開始踏上商用的發展軌道,但從美國進口頁岩氣預計最早也要到2016年∼2017年。不僅是頁岩氣,如果能夠擁有多種採購途經,就能夠提高談判能力。
企業也在為實現採購分散化而進行著努力。2011年,日本東京燃氣公司取得了澳大利亞“煤田”的權益。作為一家供氣企業,該公司並不打算將煤炭進口到日本,而是通過提取附著在煤炭上的甲烷生產非常規型天然氣“煤層氣”(CBM),並將之進行液化,然后進口到日本。
盡管全世界的關注還集中在頁岩氣上,但全球煤層氣儲量推測也高達約為376億噸液化天然氣當量。這相當於日本400多年的進口量,而且據說開發成本相當低。
東京燃氣提出了一個計劃,從2015年開始,將每年進口120萬噸、相當於該公司使用量1成的天然氣。預計該公司生產的煤層氣將是日本首批進口的非常規型天然氣。東京燃氣原料策劃主管部長棚澤聰表示:“我們希望實現(天然氣進口)地區及種類的多樣化。”
如果電力公司不能在短期內降低成本,電價將會進一步躥升,很可能加速日本國內相關產業的空洞化。因此,日本各電力企業及經濟界期望的是新建及增建煤炭火力發電站。
煤炭火力發電的燃料費為平均每千瓦時約4日元,為石油的四分之一,為液化天然氣的一半以下,十分便宜,方便作為夜間也能運轉的基礎電源加以利用。2012年5月日本供需驗証委員會提出的報告顯示,因核電站停止運轉,2012年度的燃料費可能增加約3.1萬億日元,但煤炭的採購費僅增加1000億日元。
日本經濟產業省一位官員指出:“煤炭進口增加對貿易收支產生的影響比起液化天然氣相對要小。從進口地來看,政局穩定的國家居多,地緣政治學的風險較小。”在普遍認為核電站重新啟動十分困難的現狀之下,持有 “煤炭牌”之后,購買海外液化天然氣時進行談判將變得容易,並且有望產生降低採購成本的效果。
在加快提高發電部門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東京電力在“綜合特別業務計劃”中明確寫道,關於預定在2019年度∼2021年度投入運轉的260萬千瓦火力發電站,將實施從外部採購電力的招投標。東京電力在今年2月中旬就開始進行招投標准備工作。
但時至今日,卻出現了明顯反對招標的動向。日本環境省打著二氧化碳減排的旗號提出了異議。
“我們感到非常痛心。環境省的存在意義之一就是減排二氧化碳,而煤炭火電對減排工作有著非常大的負面作用。”在今年1月15日內閣會議后的記者上,日本環境大臣石原伸晃對東京電力計劃的招標表示了強烈擔憂。
環境大臣極力反對煤炭火力發電
煤炭火力發電的問題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多。排放量是石油火力發電的約1.3倍,是天然氣發電的約1.8倍。政府相關人士指出:“對於自詡在日本國內地球變暖對策討論方面起表率作用的環境省而言,新設煤炭火力發電站等行為極為愚蠢。”
環境省的“煤炭火力發電不可取”態度已非常明確。雖然在2006年和2010年也有過新建計劃,但最終皆因環境大臣的反對而中止。自2009年德山公司獲得增建許可后,就再沒有煤炭火力完成環境評估。
據相關人士透露,關於15日石原的發言,環境省的行政負責人曾做了准備工作,委托日本記者俱樂部的記者進行發問,並引出否定答案。估計這麼做是為了給東電和打算投標的運營商施加壓力。
通過上述局勢,幾個比較深層次的問題得到重新認識。
首先是手續流程方面的瑕疵,即在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環境省打算通過行政指導干預運營商的行為。本來應該是通過招投標確定運營商,然后在評估流程中,由經濟產業省大臣征求意見,之后環境大臣方可說出意見。而石原甚至在運營商還沒進行投標時就進行“口頭干預”,這實屬作弊。
一位自民黨資深議員擔心地說:“如果東電停止招標,或者運營商放棄投標,那麼本來打算跟隨東電的其他電力公司也將停止新建或增建煤炭火力發電站的行動。前首相菅直人曾要求中部電力公司全面停運濱岡核電站,由此推倒了核電站停運的‘多米諾骨牌’,此次也有可能重蹈其覆轍。”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1核電站發生事故后,因情況發生變化,日本政府一直未能確定能源政策,這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日本政府採取的立場是,推進可再生能源及節能,並對是否重新啟動核電站作出結論等,然后“在10年內確立電源構成的能源最佳組合”。但是,在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加快制定能源基本計劃、對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削減25%的目標進行調整方面,缺乏行動力。
一位自民黨官員透露:“在今年夏季參議院大選之前,不想觸及會受到輿論反對的能源問題。”但是,在優先考慮政黨之爭期間,由於政府內部無謂的對立而使運營商難以判明前景,電源投資及各電力公司削減成本的工作停步不前,政策的實施推遲,這可謂是本末倒置。
日本“3•11大地震”后,全球的能源形勢發生巨變。根據這種形勢,盡快提出兼顧電力穩定供應及防止全球變暖的方針,也應該是“安倍經濟學”的重要構成要素。(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