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碳素新產業之動向篇:高潛力材料性能提升100倍(上)【2】

2014年02月28日08:10    

后硅時代的有力候補

不僅如此,已完成開發、隻等著上市的材料和部件接連不斷地涌現。電容器、存儲器、各種高性能傳感器等部件也開發出了採用薄膜狀碳材料CNT和石墨烯*的產品。性能十分高,如果材料量產成本降低,便能立即實用化的開發案例非常多。

*石墨烯(Graphene)=六個碳原子組成六元環,然后再相連形成蜂窩狀薄膜的材料。也是構成石墨的基本單位。認識這種基本單位是在1962年,但從石墨中以不含雜質的形式分離出來是在2004年。是用膠帶轉印的機械剝離法實現的。實現了分離,而且探明了大量特殊物理性質的兩人獲得了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金剛石半導體的實用化也在研究人員的考慮之中。意在以前隻能使用真空管的用途。比如用於電力系統控制和電視台發射塔的高耐壓控制元件等。

接下來,可以稱之為全碳化的核心、用碳材料實現超越硅極限的高性能IC和微處理器的技術也看到了曙光。目前已經集成出了CNT晶體管,試制了原始的微處理器,並確認了工作情況。

IBM公司表示,利用CNT晶體管和現有的半導體制造工藝,有可能實現與目前的高性能微處理器相匹敵的晶體管集成度。正以本世紀20年代上半期實現實用化為目標推進開發。

材料潛力超高

碳材料受到關注,全碳化目標備受矚目主要有兩大理由。(1)碳材料的基本特性遠遠高於其他材料、(2)碳為常見元素,採購成本低。

關於(1),在電特性、導熱性和機械特性三方面均遠遠高於其他材料(表1)。電特性方面,單層CNT和石墨烯的載流子遷移率在室溫環境下理論上為10萬∼20萬cm2/Vs,實測值也達到3萬cm2/Vs,是硅的20∼100倍。對大電流的耐性也高達銅(Cu)的1000倍。

導熱率與其他材料相比也非常高。例如,CNT和石墨烯的導熱率是硅的20∼30倍,是銅(Cu)和銀(Ag)的約10倍,即使與以前導熱率最高的金剛石相比,也高達其2倍左右。

機械特性方面,破壞強度達到鋼鐵的約20倍以上,硬度也與金剛石相當或者更高。比表面積為1300∼2600m2/g,在相同表面的材料中為最輕。

還有潛力作受光元件

CNT和石墨烯的光學特性也很高。二者均為直接躍遷型、即非常容易發光的材料,而硅正好相反,是難以發光的材料。石墨烯還具有電磁波吸收率不受頻率影響的特點。

而且,石墨烯還有很多其他碳材料所不具備的性質。例如,具備極高的阻隔性能,不會透過氦原子﹔因形狀的不同而具備磁性,等等注2)。

注2)除此之外還具備幾何學相位Berry相位,石墨烯上的電子的有效質量像光子一樣為零。

關於(2)碳為常見材料這一點,與以硅為基礎的電子部件相比,有望大幅降低成本。這是因為碳材料成本本身就很低,而且還能大幅簡化制造裝置。說得極端點,就連鉛筆也能成為制造裝置。用鉛筆寫字繪畫,就如同涂布了石墨烯。實際上已經有了用鉛筆制作電池和傳感器的例子。

開發制造技術尚需時間

雖然這些材料潛力非常高,但迄今基本沒在電子領域應用過。CNT的發現已經20年有余,石墨烯也發現有10年了,金剛石更是歷史悠久,但一直都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

原因在於,沒有能夠發揮這種高潛力的材料合成技術和電子部件制造技術。尤其是合成材料時,存在純度低、結晶缺陷多的課題,量產極為困難。獲得高品質CNT和石墨烯的精煉成本非常高,最終價格會達到每克幾十萬∼幾百萬日元。

碳用於電子部件時的課題也還很多。合成的單層CNT直徑為0.4nm∼幾十nm,石墨烯每個原子的厚度隻有約0.3nm,難以處理。而且,用於晶體管也存在深刻的課題,比如單層CNT一般呈金屬型和半導體型混合的狀態、石墨烯不能直接作為半導體使用,等等。

碳材料的應用在最近突然呈暴發性成長,是因為這材料合成技術和電子部件制造技術的課題取得了巨大進展。雖然在充分發揮碳材料本來的實力方面還處於研發途中,但碳材料的高潛力已初露端倪。(作者:野澤 哲生,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推薦新聞區

商務部明起對三國進口漿粕征收最高達50.9%的臨時稅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