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6日08:18
【相關新聞】
中國污染危機(完)超越政冷經冷:日本經驗可成為中國前行的路標
在中國加工的肉食也標注“美國產”?
現在,“中國加工雞肉”在美國成了眾矢之的。
美國農業部(USDA)過去曾下令禁止進口在中國加工的雞肉,原因是中國的肉食加工流程不符合美國的食品安全標准。
不過,在2013年8月30日,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與檢查局(FSIS)宣布,中國的雞肉加工流程達到了與美國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相同的水平,中國擁有向美國出口加工或烹調雞肉的資格。由此,中國加工雞肉被USDA批准出口到美國,估計在2014年夏季前后就會出現在美國的市場上。
對於這一決定,眾多美國民眾提出了強烈抗議。
從中國進口的加工肉食雞是在美國飼養的。這些肉食雞出籠后在美國宰殺,然后運往中國進行加工,再重新運回美國,銷售給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雞肉原產國標注的是飼養國,也就是美國。消費者也無法通過標簽獲知這些雞肉是否是中國工廠加工的。
而且,無論USDA再怎麼強調“中國的雞肉加工廠的安全性與美國相同”,USDA的檢查員也無法時時刻刻在當地督查加工流程。也就是說,USDA無法保証雞肉加工真的是在所認証的安全衛生條件下進行的,這成了民眾產生不安的原因。
背景是中國食品安全性問題頻發
迄今為止,中國的食品制造和加工環節發生了諸多因缺乏道德約束而產生的問題,例如濫用及違法使用添加劑、性質惡劣的有害食品事件、銷售標簽造假事件和銷售仿冒產品事件等等。
僅最近十年,就可以羅列出以下事例。
■為了讓鴨蛋的蛋黃發紅,在飼料中摻雜存在致癌性、在中國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劑蘇丹紅(2006年)
■因食用蛋白質營養價值低於中國標准的劣質奶粉,50∼60多名嬰幼兒因營養失調死亡(2004年)
■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和奶制品造成約29萬名嬰幼兒受害(2008年)
■摻有殺虫劑的速凍餃子在日本引發中毒事件(2008年)
■銷售從下水道等污水中提煉的地溝油(2010年)
■銷售摻有禁止使用的增白劑的饅頭(2011年)
■受到污染的中國冷凍草莓使德國的約1.2萬名兒童感染諾如病毒(2012年)
■將大鼠和狐狸肉假冒羊肉(2013年)
■將貓肉謊稱兔子肉在餐廳銷售(2013年)
■因食用中國進口的寵物肉干,美國600隻貓狗死亡(2013年)
由此可見,中國的食品問題不僅出現在國內,還影響到了日本、德國、美國等其他國家。在這些事例之下,即使說“中國的雞肉加工安全性與美國水平相同”,美國的一般消費者也不會輕易相信。
而且,在中國,食品生產和加工必不可少的水等資源遭遇污染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僅2013年,就發生了近萬頭死豬隨流經上海市中心的黃浦江順流而下事件、受到化工廠廢水污染的河流上漂浮著大量死魚等惡劣事件。
香港中文大學與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頂級醫學期刊之一《柳葉刀》(The Lancet)上,發表了關於中國食品供應及安全性的報告。在這裡,筆者想參考這份報告,思考中國發生了哪些問題,為何存在危險。
■參考文獻
THE LANCET「Food supply and food safety issues in Chi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