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专题>>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翘首期盼的iPhone5早早出现危机?

2012年12月13日09:13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如果有机会在上海坐地铁,边上有二、三十岁的年轻情侣,请仔细观察一下他们手中的手机。恐怕您会发现,女孩大都拿的是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或者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Galaxy S”等高端智能手机,而男孩则拿的是中兴、华为技术和联想等中国公司推出的低端“千元智能手机”。笔者猜想,这些男孩是不是“奉命”为女孩购买最新款的高端手机,而自己只能将就使用便宜的款式。听说近年来在上海,结婚的时候,如果男方不买房,女方家长就会不答应婚事。笔者不由感叹,在上海当个男人比日本的寅次郎还要“辛苦”!

在中国, “iPhone 5”将于12月14日上市。虽然比9月21日上市的日本和美国晚了大约3个月,但这个上市时间刚好在中国最大的家电销售旺季之一——2013年春节之前,而且恰逢圣诞商战,经销iPhone 5的通信运营商和家电销售商都很高兴。但对于女朋友或是老婆索要iPhone 5当圣诞礼物的上海男人来说,他们恐怕高兴不起来了。

在iPhone 5正式登陆中国1周前的2012年12月7日,有着“中国秋叶原”之称的广东省深圳华强北就已经出现了iPhone 5的身影。柜台上还能看到“越狱”的字样。

iPhone 5尚未登陆中国,EMS/ODM行业和台湾市场却早在2012年11月上旬就已经出现了有关新一代款式“iPhone 5S”的话题。

台湾媒体最早报出这一消息的是经济报纸《工商时报》。2012年11月12日,该报援引某台湾业内人士的话,刊登了苹果将于2013年第一季度大量供应名为iPhone 5S的新一代款式的报道。报道称,除了负责组装的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之外,iPhone 5S的供应链还包括了生产晶体模块的晶技公司(TXC)、生产摄像头模组的大立光公司(Largan)和玉晶公司(GSEO)、生产连接器的正崴公司(Foxlink)、生产柔性印刷基板(FPC)的臻鼎公司(ZDT)和台郡公司(Flexium)等台企,以及生产镜头单元的康达智公司(原关东辰美电子公司)和柯尼卡美能达公司、生产FPC的藤仓公司(Fujikura)等日企。

进入12月之后,iPhone 5S的消息依然源源不绝,但这一连串传言和报道有一个共同点,完全没有提及“新iPhone多么厉害”、“配备了什么功能”等、长期引领智能手机市场的iPhone独特创新之处。

提到的都是“苹果对于刚刚投放市场的iPhone 5的成品率得不到改善感到十分不满,决定尽快放弃该产品,提前投放新一代款式”。而对于导致成品率提不上去的“罪魁祸首”,台湾媒体指出的是苹果从iPhone 5开始采用的“In-cell”触摸面板技术。

最先报出苹果放弃In-cell技术的台湾媒体是《经济日报》(2012年12月4日刊)。该报称,某台湾市场知情人士指出,通过采用在液晶面板中内置触摸功能的In-cell方式替代外置触摸面板,iPhone 5实现了薄型化和轻量化。但另一方面,成品率得不到改善导致供货迟迟难以步入正轨,而且消费者评价认为,触摸控制的反应,尤其是显示器边缘附近的反应要比上一代的“iPhone 4S”迟钝。

《经济日报》还援引台湾业内人士的话,指出苹果将放弃In-cell技术,为新一代款式iPhone 5S配备名为“OGS”(One Glass Solution)的保护玻璃一体型触摸技术。与In-cell方式的现行款式相比,机身厚度虽然略有增加,但运行一如既往,成品率也比较稳定。在供应商之中,著名触摸面板生产商台湾宸鸿公司(TPK)与台湾胜华公司(WINTEK)希望较大。

与In-cell技术一样,OGS也不需要外置的触摸面板,是在覆盖智能手机机壳的保护玻璃上形成触摸传感器电极的方式。直到“iPhone 4S”,宸鸿与胜华都是触摸面板的供应商,但随着iPhone 5采用In-cell技术,这两家公司被排除到了供应链之外。而取代二者成为供应商的是夏普公司、日本显示器公司和韩国LG显示器公司(LGD)这三家日韩企业。

至此,不禁令人推测“iPhone 5S难道是台湾媒体希望台湾企业复权的产物?”台湾《经济日报》还表示,胜华的OGS已经得到了芬兰诺基亚公司、华为技术公司、中兴公司、北京小米科技公司等厂商的智能手机的采用。

关于iPhone,除了以上消息之外,苹果公司将推出廉价版本的猜测也已经出现。从报道来推测,鸿海的香港上市子公司、经营手机EMS的富士康国际公司(Foxconn International)已经拿到了订单,目前正在为2013年第二季度出货强化产能。传说的生产目标为一天20万~30万部,规模依然大得出奇。

如果iPhone 5的主力工厂——富士康河南省郑州工厂不能把1天20万部的产能发挥到最大,就可能出现供应短缺,为此,该厂需要新招20万工人,但实际招到的人数却远不及此,以5万、10万工人为前提制定生产计划的做法正逐渐接近极限。“生产目标为1天30万部”、“成品率得不到改善”——关于iPhone的传言似乎都带着某种危险的成分。(日经技术在线! 供稿)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