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17万亿的火药库!侵蚀中国经济的理财产品阴影【2】

2014年04月21日09:47    

规模达到GDP的40%

如今,理财产品的规模已经膨胀到了可能动摇中国经济的程度。而讽刺的是,以理财产品为核心的影子银行正是为了解决全球性金融危机而诞生的。契机要追溯到2008年。

中国政府为了遏制雷曼危机的传播,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约3万亿元投入到了地方政府的城市开发和中国企业的设备投资领域。然而,在大手笔的计划之下,无视投资效率的项目频出,在房地产等市场引发了泡沫的连锁反应。

杭州市郊外的“广厦天都城”。模仿巴黎城市风貌的住宅区入住情况不及预期

2010年,感觉到危机的政府调转方向,开始收缩财政。通过监管银行的存贷比、控制贷款总量,压缩流入市场的资金。在银行贷款骤减之后,无处筹资的地方政府把视线投向了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的销售始于2005年前后,2010年中央政府开始缩紧财政后,理财产品的余额出现了激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信托业协会等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银行的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的余额总和为接近17万亿的16.93万亿元,规模达到了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近40%。

余额的快速膨胀也与中国人的投资行为有关。中国人热衷于黄金、房地产等实物资产。这或许是在封建王朝4000年兴衰沉浮的历史中培养出的民族智慧。

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神话笼罩上阴影,理财产品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的人均储蓄率超过50%,但银行的存款利率有限,向海外转移资产也受到严格控制。

另一方面,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资产如果放着不动,就等同于缩水。最近几个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综合指数一直维持在2%的水平。食品更是高达3~6%。民众切身感受到的通货膨胀率比整体数字还要高。

手头有钱,但无处投资,还要经受通货膨胀这股大浪的冲击。于是,无处可去的资金涌向了高利率的理财产品。

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筹集的资金不计入资产负债表。这令事态变得愈发不透明。

就像是在暗示风险一般,中国的银行股价也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进入2014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总市值已经减少了7万亿日元。市场非常担心银行“无形的不良债权”会给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在地方城市还零星出现了挤兑风潮,民众也开始向银行投去了怀疑的目光。金融系统的基础正在悄悄地受到侵蚀。

风险可能波及海外

影响不会只停留在中国国内。有一个数字令人预感到了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那就是中国企业的外币融资。

2013年,中国企业在香港等离岸市场上通过外国子公司等发行外币债券约450亿美元,大约是2010年的3倍。这是因为企业在中国国内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加大,开始转而向海外市场谋求资金。

大和综研的神尾笃史指出,“在今后估计还会有人把低成本筹集的美元作为本金,通过投资利率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套利”。

随着投资资金打破中国市场的封闭机制,向海外扩散。影子银行问题也开始跨越国境。所以,中国企业一旦违约,对购买外币债券的投资者也会产生影响。

供应过剩的资金争先恐后地寻求有利的投资对象,经济扭曲越积越深——从1980年代后期延续至90年代的日本房地产泡沫,再到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之后的欧洲债务危机,发达国家已经接连承受了多次沉痛的洗礼。中国是否也会重现相似的一幕?

的确有看法认为,中国的政府控制色彩浓郁,有可能成功抵御经济危机的侵袭。但是,在“增长7.5%”的目标背后,矛盾也确实在不断增大。

要想纠正经济的扭曲,使需求与供应达到合理的平衡,就必不可少地要让资金流向高效的投资项目。只有建立起不依赖过度投资的经济提至,中国才能向习李体制瞄准的“消费主导型经济”转型。执政第二年,中国政府的新体制拥有怎样的手腕,人们都在拭目以待。(日经技术在线!供稿)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