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國家努力企穩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能輕言“一枝獨秀”。
曹遠征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全球的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都在高增長﹔2008年后出現分化,發達經濟體出現衰退,新興經濟體則保持繁榮﹔而在今年,情況又有轉變,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都陷入了經濟增速減退的狀況。
2012年,受到歐、美等經濟體的拖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明顯放緩,有些國家甚至出現外資撤離和貨幣貶值的雙重壓力,並遭到國際信用評級機構降級警告。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下調印度、巴西、俄羅斯和中國2012年經濟增速預測。
令人欣慰的是,在新興市場國家政策的持續強力調整及外部環境漸趨明朗的情況下,三季度末,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開始呈現觸底企穩態勢。9月份起,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金磚國家”制造業PMI同步反彈。同時,工業生產企穩態勢明顯。
然而,新的挑戰還在不斷產生。隨著美國QE3的推出,使得部分新興市場國家保增長與控通脹的兩難困局更加凸顯。新興市場國家的通貨膨脹水平自2009年以來一直徘徊在較高位。專家認為,QE3的實施,將繼續通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輸入渠道加劇新興市場通脹風險。預計隨著QE3的無限“開放”,過剩流動性影響會更大。而美國憑借其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將流動性輸至全球,其國內通脹水平明顯低於新興市場國家。
在經濟調控政策上,新興市場也難免被發達經濟體“牽著鼻子走”。外圍經濟不景氣和國內經濟結構問題迫使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減速,而歐美發達國家流動性釋放加大了全球價格上漲壓力,這嚴重壓縮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政策調控空間。各國普遍開始慎用寬鬆貨幣政策,紛紛保持利率不變甚至提升利率。
不過,也無須因外部壓力而對中國經濟過於悲觀。上海社科院經濟景氣與預測研究室主任劉?鬆預測,2013年中國不會爆發經濟危機,中國經濟將保持較低速度的平穩增長,但高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且也將是世界經濟十強國中最高的。同時,2013年中國經濟也不需要過多擔憂通脹問題。他指出,中國經濟動力雖然在減弱,但保持6%-8%的增速的動力依然存在,動力來自於人口質量的提升、經濟結構的調整、技術的進步,來自於改革帶來的制度創新,以及城市化進程加速等。
- 11月投資增速料繼續回升 全年投資增速預計達21%
- 諸多數據釋放積極信號 經濟企穩回升趨勢確認
- 經濟企穩態勢凸顯 財政金融政策組合拳如何發力
- 國家發改委:1-10月西部地區"穩增長"勢頭強勁
- 姚景源:“穩增長、抑通脹”雙重目標可實現
- 中國經濟需終結十大不良循環
- 中國新經濟方略備受期待 明年或成復蘇"轉折年"
- 穩增長政策效應顯現令人振奮效果
- 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明年經濟政策六大信號
- 扎實推進改革 釋放經濟活力
- 2013經濟走勢,看“誰的臉色”?
- 加強宏觀政策協調 推動各方務實合作
- 繼續調控宏觀經濟 推行結構性減稅
- 物價調控今年完美收官成定局 明年不會大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