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2日08:41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煤炭是“时髦”的能源?
丽贝卡?科斯塔在著作《文明为何崩溃》中写道,如果社会问题过分复杂化,人类的大脑将无法理解,达到“认知极限”的状态,趋向于下述的非合理思维和行动。
表示反对但没有对策。
把责任转嫁给个人,自我满足于问题已经解决。
相信奇怪的因果关系。
虽然原因不明,但依然牵强附会。
满足于缓和措施和应急处置,把根本问题推后。
细分问题使之更为复杂。
过度侧重经济。
形成鄙视按兵不动的风潮。
(译者在后记中追加的内容)
每一条都完全符合目前关于能源讨论,一想到我们的社会可能真的在走向崩溃,不禁令人不寒而栗。
另一方面,在片面信息天天不断、容易受到这些不合理想法蛊惑的情况下,有的能源虽然非常重要,但却没能成为讨论的对象。这就是煤炭。
给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已是过去的能源——煤炭虽然给人的这种印象比较强,但依然是占全球总发电量40%以上的基础能源。大家可能会感到意外,煤炭是世界上消费量增幅最大的能源,而且是既古老又新潮的“时髦”能源。话虽如此,除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也是受温室气体减排潮流的影响,煤炭的消费量呈现减少趋势,实际消费增加量基本上是因中国的经济增长(图1)。消费量世界第一的中国和第二的美国相加超过了全世界的6成。
图1:煤炭消费量的变化
(笔者根据BP统计制作)
煤炭的特征不同于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绝大部分产量是由各个生产国自己消费,属于“地产地消”的能源。也就是说,日本和韩国这种煤炭消费基本依靠海外的国家在全球属于少数派,煤炭一般很难成为国际关注的对象。
煤炭储量不及期待
而且,在中国和印度等主要产煤国,储量的统计由国家直接管理,即便是国内的能源专家,获取信息也受到限制。再者,各国对煤炭的分类也各不相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客观评价煤炭比贸易遍布全球、信息公开需求大的石油还要困难。
国际性煤炭储量统计基本是引用世界能源理事会(WEC:World Energy Council)汇总的数据,英国石油公司(BP)和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也基本相同。但这些数据有时也与各国公布的数值大相径庭(估计是因为煤炭的分类和定义的差异),是采用国际统计还是本国统计令人难以抉择。
近年来出现了重新评价煤炭储量的动向。对于过去的主要产煤国英国、波兰、德国,近年来的重新评价显示,其储量已经基本耗尽(图2)。印度也在大幅下调储量。
而且,美国最近也开始进行重新评价。200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发表预测称,“可能没有所期待的煤炭储量”,并指出了在考虑美国的能源战略方面以最新方法正确把握煤炭储量的重要性。相关的中期报告已经在2008年底发布。
根据其分析结果,对美国规模最大、生产效率最高的煤矿之一怀俄明州吉列煤矿进行重新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具有收益性(1吨为10.5美元以下)的仅为资源量中的6%。如果价格为1吨60美元,虽能生产资源量的47%,但这一价格无法与其他资源竞争。在今后,估计将会公布全国规模的重新评价。
图2:主要产煤国的煤炭储量的变化
(笔者根据BP统计制作)
请问大家觉得煤炭的可开采年限(储量/年产量)有多久?估计会有人感觉是200年。的确,在2000年的统计中,可开采年限为227年。管理日本煤炭信息的财团法人日本煤炭能源中心(JCOAL)在网站上公开的说明资料中记载为193年。就笔者调查所知,如今依然有很多文献在引用193年这一数字。日语版“维基百科”(Wikipedia)的煤炭条目记载的储量是“150年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