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3日10:51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煤国,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煤炭储量名列世界前三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煤炭大国。以如此巨大的产量及储量为傲的中国,如今却在发生显著变化。仅仅数年前还是煤炭出口国的中国,却开始迅速增加煤炭的进口。
截至2010年为IEA统计数字,中日印3国为2011年的数值,2012年为预测值。
以前世界上进口煤炭的都是日本这样的国家,日本可说是煤炭进口大国。从图1可以看出,在历史上很长的时间里,日本占了世界煤炭进口量的绝大部分。从1990年代前后开始,能源构成与日本相似的韩国及台湾地区逐渐增加进口量,这种情况持续到数年前。
但是,国内本已拥有巨大煤炭储量的中国(以及印度)近年来却迅速增加进口量,轻而易举地超过了以往的进口国。中国在2011年终于超过日本,成了世界第一进口国。进入今年以来,进口量激增的势头仍在继续,截至5月份的统计结果显示,比上一年增加了67.8%。特别是用于发电的普通煤的进口量增加十分显著,5月份的普通煤进口量同比增加了181%。
中国在2003年还是仅次于澳大利亚、排名世界第2位的煤炭出口国,但2006年以后进口量不断增加,2009年的进口量激增使中国变成了纯进口国。虽然当时很多专家将此视为暂时现象,但其后中国的煤炭进口量仍在持续增大。原本煤炭储藏丰富的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中国扩大煤炭进口的理由,被指出有以下几点:
(1)需求的迅猛增长与供给能力的极限;
(2)产煤地与需求地相背离(运输基础设施的“瓶颈”);
(3)煤炭价格的内外价格差 ;
(4)电力公司的煤炭采购地多样化战略;
(5)严重的环境问题 ;
(6)矿工的安全性问题。
每一点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相互间存在密切关联。虽然从中短期来看(2)~(4)是比较大的原因,但是复杂的内部情况无法一次全部说清。因此,笔者想在本篇中站在长期和全盘的角度上,着眼于第(1)项的煤炭供需问题。虽然也会提及印度的进口量,但是本文不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中国的国内煤炭生产到本世纪20年代将会达到峰值吗?
近年来中国煤炭消耗量的增长势头迅猛,在二战后的大约60年间扩大到了以前的100倍。从2003年前后开始,在电力消耗增大的背景下,保持着每年煤炭消耗量增加2亿吨的趋势,2亿吨是超过了日本煤炭消耗量的数量。近10年间增加的全世界一次能源消耗量中,大约4成是中国的煤炭消耗增量,足可作为佐证。
进展迅速的核电站建设、巨大规模的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位的风力发电等,虽然中国也在大幅增加煤炭以外的能源开发,但如果用能源消耗增长量进行比较,煤炭消耗的增量依然是最大的。也许听起来是一种时代错误,不过中国为了防备将来的电力短缺,如今仍在推进煤炭火力发电站的建设。
另一方面,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国内的煤炭生产。要讨论中国的煤炭产量,不可避免要谈到储量问题,就像之前提到的一样,这方面的信息非常不透明。在英国石油公司(BP)及国际能源署(IEA)等的国际统计数据中均为1145亿吨,但该数值从1992年起完全没有更新过,或许并不太可靠。(日经能源环境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