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4日08:52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相关新闻】
2013年6月23日,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号”载着3名航天员结束了为期15天的飞行任务,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安全着陆。这一次,作为中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史上第二位女航天员王亚平与地面的教育机构联手,开展了中国的首次太空授课,神十也成功与2011年发射的空间实验站“天宫1号”进行了自动及手动对接。根据神十取得的成果,不少专家评价,认为中国的航天开发将进入正式建设空间站的阶段。
此次的神十其实还有另一方面成了热门话题,那就是3名航天员在航天飞船内使用的座垫在开发过程中使用了3D打印机。
据“中关村在线”(2013年6月27日)等多家网站报道称,这些座垫由天津大学快速成形技术中心开发。
该中心主任崔国起介绍说,中国在2003年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而早在1998年,负责神五设计与制造的相关单位就找到了天津大学快速成形中心,希望该中心承担航天飞船内使用的座垫研发任务。崔主任与该中心从此开始了长达15年的神舟飞船座垫研发。
飞船升空和着陆时会产生强大的加速度和冲击力,为了保护航天员的安全,神十的座垫设计为有点像澡盆的复杂曲面形状,使用聚氨酯等复合材料制成。在使用光学测量仪从航天员身上采集了近100万个数据点后,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设计生成三维CAD数据。过去,首先要利用三维CAD数据制作模具,用模具制造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反复测试并且满意之后,再制造最终的模具。而这一次,快速成形中心使用3D打印机,直接利用三维CAD数据制作模型。这样不仅能省去在测试阶段制造模具的麻烦,还可以大幅节省开发的人力物力,提高开发速度。
如今,活用3D打印机的动向也开始扩大到制造业。例如,松下公司开始在家电的大量生产中采用3D打印机,制造生产树脂部件需要的模具,生产成本有望减少约3成。另一方面,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表现出了重视3D打印的态度,认为3D打印有可能在制造业掀起新的革命。
然而就在此时,一位痛批3D打印机、称其“在制造业不实用”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世界最大的EMS(电子产品代工服务)企业鸿海精密工业公司的董事长郭台铭。
郭台铭把批判3D打印机的舞台选在了台湾《联合晩报》(2013年6月24日)。
郭台铭称,“把3D打印机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只是噱头而已”,“鸿海30年前就在使用3D打印技术,此项技术无法用于大量生产的商业用途,商业价值很低,成不了街头巷尾所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他还列举了3D打印的一些缺点,“例如,用3D打印机能造出电话的形状,但造出的东西只能看,不能用”,“3D打印机不能完成嵌入电子部件的制造,因此无法量产电子产品”。郭台铭甚至声称:“3D打印机也就是能用来做一两个样品。如果3D打印机真能掀起第三次工业革命,那我就把‘郭’字倒过来写。”总而言之,郭台铭不看好3D打印机作为EMS的工具,并强调将来也不打算采用。
最多的时候,据说鸿海一天要为苹果生产20万部“iPhone”智能手机,是大量生产的霸主。而3D打印机目前不适合大量生产不仅是郭台铭个人的看法,也是普遍的认识。既然如此,那么郭台铭特意强调这一点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对此,EMS行业的一些观点指出,其中可能并没有太深刻的含义,“只是为了给6月26日召开的股东大会热身”。
说起股东大会,中止了与鸿海的注资谈判的夏普公司也在6月25日召开了股东大会。据报道,不断有股东在大会上就经营低迷问题责问高管,会议创下了2小时23分的历史最长时间纪录。
而据2013年6月27日的台湾《工商时报》的报道,鸿海的股东大会长达6个半小时。会议结束后,鸿海就剥离业务部门成立独立子公司一事又召开了3个小时的说明会。总耗时长达9个半小时。其间,郭台铭一直在介绍公司的经营方针并认真回答每一个提问。在午休的时候,他也发挥服务精神,亲自为个人投资者分发盒饭、与个人投资者拥抱、合影留念。尽管如此,在郭台铭的脸上也看不到丝毫疲惫,真是发挥出了超人般的能量。(日经技术在线!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