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三菱重工的客船建造业务在哪里跌了跤?

2014年04月11日08:16    

【相关新闻】

索尼能否复兴(二)“One Sony”培育出全新产品

日本或在俄罗斯问题上“坐收渔利”

索尼能否复兴(一)开发一线久违的活力

日本学者看习奥会谈:中美关系还是以友好稳定为先

郭台铭:堺工厂大幅盈利,个人红利全发职工奖金

 

三菱重工业公司船舶部门的战略迷失了方向。原本是业务转型支柱的客船业务在2013财年(截至14年3月)计入了600亿日元的特别损失。曾被寄望获得高收益的业务究竟在哪里跌了跟头?

3月24日13时,三菱重工宣布,正在建造的客船在2013财年(截至14年3月)的合并结算中计入了600亿日元左右的特别损失。2011年,接到美国嘉年华邮轮集团(Carnival Group)的欧洲法人歌诗达邮轮(Costa Cruises Line)旗下的阿依达邮轮(AIDA Cruises)两艘邮轮的订单,但是因为一次次大幅变更规格,导致进度拖延,所以损失急剧扩大。

这一特别损失抵消了三菱重工与日立制作所整合火力发电系统业务带来的特别利润增加部分,因此全年的业绩预测未变。但这并未吹散笼罩在船舶部门的阴云。两艘客船的价格估计超过800亿日元。与运输矿产资源等货物的商船相比,客船价格高,该公司曾期待其成为船舶业务收益改善的支柱。

但客船的建造费时费力。因为除了船体以外,还要有酒店、休闲设施等,非船舶部分的部件数量庞大。三菱重工董事兼常务执行董事野岛龙彦介绍说:“商船使用的部件约为40万个,而客船需要1200万个。”

部件数量多也成为了“灾难”,数次变更设计导致的进度拖延和资材采购成为成本恶化的原因。三菱重工虽曾意气风发地要利用自身的造船技术经验,建造新一代节能客船,但在第一步就摔了一个大跟头。

大幅变更设计导致进度拖延

三菱重工接到这两艘客船的订单是在2011年,当时正是日本造船业最艰难的时期。日本造船工业会的资料显示,2011年日本企业新接订单骤减至768万总吨,比上年减少了35%。日本在全球新船订单中所占的份额也从14%减少到了13%。而韩国同期的份额则从33%快速扩大到了44%。日本造船业竞争力大幅下降的一个原因在于日元汇率的急剧升值。

2011年,由于对美国财政问题前景的担忧扩大,抛售美元、买入日元的趋势水涨船高。同年3月17日,日元汇率一度飙升到了1美元兑换76.25日元,这使得日本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陷入了苦战。趁着韩元相对于日元贬值的机会,韩国企业一鼓作气扩大了份额。在商船订单上远远落后于韩国企业的日本造船业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各公司都在拼命寻找回天之术。

三菱重工找到的出路是客船业务。在日本企业中,只有三菱重工能够制造客船。过去,在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造船业被亚洲企业追赶上的时候,他们曾凭借高附加值的客船,成功保住了业务。大和证券高级分析师田井宏介指出,“在2011年之前,三菱重工觉得在商船领域很难从与中韩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想把客船业务打造成收益支柱”。

而对于三菱重工来说,这是10年来首次建造客船。上一艘客船还要追溯到2004年向英国的船舶公司交付的大型客船“钻石公主号”。因为在2002年10月,这艘客船在建造过程中曾于发生火灾,所以近10年来,三菱重工再也没有接到新客船订单。

在订购新型船舶时,包括设计图和规格在内,“样船”(第一艘船)的成本最高。这是因为在建造的多艘船舶中,样船需要从零开始设计,耗费的时间和人工庞大。如果连续接到同型号船的订单、实施量产,从第二艘开始,就可以沿用样船的设计。因此,按照造船公司的商务模式,只有实现量产化,才能慢慢回收成本。

而这一次,确定样船设计和规格的时间超出了预想。很多关系人士和分析师都把原因归结于2012年在意大利发生的客船事故。在这起事故中,客船订购方所属邮轮公司的大型客船科斯塔·康科迪亚号在意大利触礁。但船级社协会在这次事故发生后并没有修改船体规格的规则。而精通造船的关系人士认为,“事故发生后,订购方有可能为了提高安全性,要求大幅调整船舶和酒店部分的构造”。

客船业务能否延续?

有看法认为,与受到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形势影响、需求波动巨大的商船相比,客船的供求比较稳定。如果能够拿到大型邮轮企业嘉年华邮轮集团的订单,就有望长期获得客船订单,使船舶部门的收益趋于稳定。在中韩企业竞相增加商船订单的情况下,三菱重工找的这个战略方向是正确的。

但三菱重工交通与运输部门主任、常务执行董事鲸井洋一说:“我们现在正在集中精力建造第一艘船,今后将慎重讨论。”在后续订单没有保证的情况下,通过量产回收样船耗费的巨大成本的商务模式也变得非常不确定。在2015年开始的新中期计划中,该公司估计将为客船业务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但是,倘若三菱重工决定不再坚持客船业务,未免会令外界对其感到失望。

日本在雷曼危机之前完成了大量新船订单,在2010年共建成了2021万总吨的船舶。日本的造船企业现在依然拥有每年建造2000万总吨船舶的能力。随着“安倍经济学”带动日元贬值、新造船舶二氧化碳(CO2)排放标准日益严格,日本的新造船舶订单目前正在恢复。2013年的订单总量为1340万总吨,估计成功确保了2年半~3年的未交货订单。

在三菱重工发布特别损失的3个营业日之前,也就是3月18日,日本造船工业会召开了例行的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担任会长的三菱重工顾问佃和夫反复表示要“强化(造船行业)体制”,强调“应该把3年左右的未交货订单看作是给结构改革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包括各造船企业的合纵连横在内,在号召造船行业强化体制的佃会长的心中,似乎对无计可施的三菱重工的客船业务产生了几分焦虑。(作者:江村英哲,日经技术在线!供稿)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