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08:11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本文將為讀者介紹以海上為舞台的可再生能源。首先是商業化已經在歐洲取得一定進展、在大規模開發及創造新產業方面備受期待的海上風力發電。本文將以先行一步的歐洲為主介紹全球動向。
2011年底前啟動400萬千瓦
風力發電可以說是可再生能源中的佼佼者。具有潛在量大、成本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少、前導時間短等優勢。2011年一年的裝機容量就達到4000萬千瓦,到2011年年底累計裝機容量達到了240億千瓦。
其中海上發電設備一年設置了97萬千瓦,到2011年年底累計設置410萬千瓦。在410萬千瓦中,有381萬千瓦設置於歐盟。剩余的基本是中國進行的實証業務,歐盟創造了海上風力發電的歷史。資料1表示了歐盟海上風力發電裝機容量的變化,可以看出正順利增長。
資料1.歐盟海上風力發電裝機容量變化(累計) (注)**歐盟 15 *歐盟 25(出處) GWEC – Global Wind 2011 Report |
歐盟將在北海、波羅的海、愛爾蘭海及英吉利海峽設置海上風力發電設備,並將之定位為實現“在2020年之前使可再生能源達到20%”這一歐盟共同目標的主要手段。從歐盟各成員國的設置量來看,英國為209萬千瓦,丹麥為86萬千瓦,為兩大開發國,接下來為荷蘭25萬千瓦、德國20萬千瓦、比利時20萬千瓦、瑞典16萬千瓦(資料2)。另外,挪威及葡萄牙目前還在試運轉浮體式風車。
資料2.全球海上風力發電裝機容量(2011年,累計)(出處) GWEC – Global Wind 2011 Report |
歐洲將在2020年之前啟動4000萬千瓦
歐洲風力能源協會(EWEA:The European Wind Energy Association)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的海上風力開發量。已並網的風車為132座,共523兆瓦(52.3萬千瓦)。其中英國為114座、422兆瓦,比利時為12座、74兆瓦,德國為4座、20兆瓦等,英國佔絕對優勢。
1座海上風車的平均輸出約為4000千瓦,是平均為1678千瓦的陸地風車的2倍以上,比上年增長了14%。目前有13個發電站正在建設,發電容量總共為376萬千瓦。EWEA預測,在2020年之前將設置4000萬千瓦的設備,可產生148太瓦時(TWh)的電力,相當於總電力的4%。從該數字能夠看出,其設備利用率高達43%。而且據預測,在10年后的2030年之前,將設置1.5億千瓦的設備。
海上風力巨人西門子
海上風力發電的開發及擁有者中,有8成是電力企業,丹麥的DONG、瑞典的Vattenfaland以及德國的意昂集團(E.ON)目前佔據了53%的份額。由於海上風力規模較大,是在較遠的海域進行運營及管理,因此相關企業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及資金實力。
從企業累計份額來看,西門子為53%,維斯塔斯為36%,瑞能為5%,但在2011年一年內,西門子為71%,瑞能為11%,Bird Engineering為6%,西門子的佔有率正在大幅提高。對此知名重型電力設備企業在財務方面的信用力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從EWEA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的數字來看,西門子為74%,瑞能為22%,Bird Engineering為4%,西門子的存在感進一步增強。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各個主要國家的相關情況。
英國:力爭通過海上風力實現經濟復蘇
英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海上風力裝機容量,超過200萬千瓦,已經佔電力總量的2%。還將在2016年之前設置600萬千瓦,在2020年之前設置1000萬千瓦,在10年時間內,海上風力發電將達到佔電力總量的17∼20%。根據該國2011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藍圖,在2020年之前,將使可再生能源達到15%,作為主角的海上風力達到1800萬千瓦。劍橋大學推算,相關產業的就業人數將達到3100人。據稱,在2020年之前將產生4.7萬個直接及間接就業崗位。
雖然不一定是領軍者,但從其大力推進發展的姿態來看,英國幾乎可以說是將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及經濟復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海上風力上。由於北海能源資源枯竭、以及能源領域實施外資引進政策等原因,該國開始面臨能源安全危機。煤炭火力設備老化,核電也很長時間沒有進行新建。目前已經提出到2030年使可再生能源電力所佔比例提高到3成的計劃,其主角就是海上風力。
雖然英國目前在陸地上依然有開發空間,但因景觀等原因,遭到了較大的反對,因此隻好以海上風力為主。該國認為,在技術已經確立的陸地上,創造出新產業及就業的效果較小。該國在海上大膽地描繪發展藍圖,展示出巨大的海上風力市場,作為國策制定相關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在全球范圍內吸引投資。因要領先在前,所以包括制造及研究設施在內,將在英國國內進行投資。上文提到的劍橋大學的推算可証實這一點。
丹麥:維持高水平投資
丹麥的海上風力裝機容量為86萬千瓦,僅次於英國,並且還將繼續進行高水平投資。2012年將建成40萬千瓦的“Anholt發電站”以及“Frederikshavn發電站”(規模未公布)。並且,預定在2020年之前建成“Kriegers Flak”(60萬千瓦)以及“Horns Reef”(60萬千瓦)等。
該國是先由國家進行事前調查,然后進行開發水域招投標,規定供電公司(TSO:Transmission System Operator)負責鋪設相關電纜。雖然在較遠的海域開展業務,成本會上升,但預計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新一代產品工業化的實現,成本有望得到降低。力爭在計劃2020年之前開發的下一輪招投標中,使成本削減50%。
德國:推進去核電,海上風力也將成為主角
德國截止2011年年底的海上風力裝機容量為20萬千瓦,但目前有200萬千瓦正在進行建設,預定2012年追加20萬千瓦。另外,目前已經有25項業務從聯邦港灣管理部門及州政府獲得了許可,總輸出高達850萬千瓦。該國的陸地輸電線建設成本也由TSO負責,目前已經建成了3條40萬千瓦的直流高壓線。雖然海底電纜的建設較為遲緩,但目前已確定了政策方案,將為隨之產生的TSO及開發運營商的負擔提供補貼。
德國已將海上風力發電定位為在2022年之前實現去核、使可再生能源成為主要電源的“能源改革”的主角。將在2030年之前開發2500萬千瓦,其中,在2020年之前開發1000萬千瓦。(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