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專家:公務員沒有佔用職工所繳養老金【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社科院專家:公務員沒有佔用職工所繳養老金【2】

鄭道森

2012年12月26日08:07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交15年,拿25年

  現行養老金制度面臨壓力

  最低繳費15年,到了50歲就可拿退休金,活到75歲,那就是拿25年的養老金。交15年的,拿25年的,這個制度可持續嗎?

  新京報:有人說中國的養老金制度“不可持續”?

  鄭秉文:養老金制度要有一個精算,但我們的制度隻要簡單看幾個參數,就可看出它是不可平衡的。

  例如,如果一個靈活就業人員按照最低繳費15年,女工到了50歲就可拿退休金,根據中國的壽命預期,可以活到75歲,那就是拿25年的養老金。

  交15年的,拿25年的,這個制度可持續嗎?交的是平均工資的20%,拿的養老金如果是按未來社會平均工資的40%來計算的話(2011年的養老金替代率大約是42%),那麼,她交這十幾年的錢,還不夠她拿5年退休金的。剩下20年,這個錢誰給她掏?

  類似這樣的問題在這個制度設計裡還很多,這些都是制度不可持續性的重大隱患。

  新京報:你曾說過,現有的養老金制度這樣運轉下去,15年之后的養老金可能吃不上盒飯,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鄭秉文:按最低繳費15年計算,按養老金計發公式,每繳費一年就拿相當於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個百分點,15年就是15%。

  例如,201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制造業年平均工資為36494元,每月平均也就是3041元,15%的替代率每月隻有456元。所以,每月四五百元,也就僅夠吃盒飯吧。每天平均生活費隻有15元。

  當然,我說的這是極端的情況,都按照最低繳費年限繳費。實際情況也差不多,比如,新農保中,絕大部分農民選擇的繳費是最低檔,就是每年100元,幾乎很少選擇第5檔500元的。

  再舉個例子,法國規定最低繳費年限是37年半,后來發現37年半不可持續,要提高到40年。37年半都不可持續,中國15年,可持續嗎?

  歐洲有幾個國家,規定67歲退休,目的就是維持相當水平的替代率不變。否則,就或是降低替代率,或是提高繳費,或是提高退休年齡。這是人口老齡化的壓力導致的,不是人的意志可以轉移的。

  盯住GDP增長率

  方能分享經濟增長成果

  增值保值是指養老金能不能跑贏CPI,但除此之外,養老金制度還面臨巨大的福利損失。

  新京報:養老金在保值增值上面臨很大的問題嗎?

  鄭秉文:我認為,面臨極大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是有這麼多錢放在銀行裡吃利息的。

  增值保值是指養老金能不能跑贏CPI,但除此之外,養老金制度還面臨巨大的福利損失。因為養老金的回報率,極大地低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

  這個增長率與GDP幾乎是同步的,甚至高於GDP的增長率,如果盯不住這個增長率,你就沒有分享高速經濟成長帶來的成果。

  新京報:要跑贏CPI,還要逼近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

  鄭秉文:今年是2012年,假設你在20年前加入這個制度,當時你每月工資200元,200元的8%給你攢起來了,也就是每個月16塊錢。存在銀行裡吃利息到現在,即便能變成40塊錢,但40塊錢,是現在工資的百分之多少?肯定到不了8%,恐怕連0.8%都到不了,這就是福利損失問題。

  社保基金投資應有部分實業投資

  空賬持續擴大,必然造成未來養老金的支付壓力﹔另一方面,一旦將賬戶做實,賬面上的錢可能面臨貶值的尷尬。

  新京報:怎樣提高養老金的收益率呢?

  鄭秉文:我歷來主張,社會保險基金投資多元化。存款應當有一部分,債券投資應當有一部分,實業投資領域也應當有一部分。

  而從實業投資的角度來看,基礎設施投資尤其是一些涉及國計民生的、收益性比較好的大項目,可以考慮拿出一部分來單獨進行投資。此外,投資體制改革還應當國際化,可以考慮走出國門,以分散風險。

  新京報:即便是做投資,收益率似乎也很難達到像GDP這樣的高增長。

  鄭秉文:對。所以說到底,在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下,積累是劃不來的。做實個人賬戶,將會是低效的。

  維持空賬還是把個人賬戶做實,這在學界至今仍存爭議。一方面,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空賬持續擴大,必然造成未來養老金的支付壓力﹔另一方面,一旦將賬戶做實,賬面上的錢可能面臨貶值的尷尬。相對於現收現付制,統賬結合制下的投資,解決不了巨大的福利損失問題。

  新京報:要不要做實個人賬戶,看起來是一個兩難情形,你的建議是什麼?

  鄭秉文:在我看來,對於中國而言,最適合的養老保險體制是實行記賬式名義個人賬戶制(NDC)。

  所謂記賬式個人賬戶制,就是參保人繳納一定百分比的個人收入,由國家為其記入個人賬戶﹔但資金隨即可用於支付當代養老金,個人賬戶並無真實資金存在,僅有繳費記錄。

  同時,職工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也統統進入個人賬戶,形成“完全積累”,個人領取養老金的標准僅與個人繳費額度、年限等相關。繳費額度高、年限長,未來領取養老金待遇就高,自然會對高繳費、晚退休產生激勵。

  當參保人退休時,再根據一套精算程序,將賬戶中所有的賬面積累換算成真實的退休金,發放給每一名對應的退休者。

  一旦實行這個制度,養老保險待遇將會完全成為每個參保人的個性決策事務,參保人與國家對立的現狀自然化解。

(責任編輯: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