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6日10:32
在有着2.6倍价格差的前提下,开采商谋求的不是天然气,而是为了石油进行开采。对于价格差不会拉平的理由,他们的解释是,“因为像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这样的投机买卖不会仅因供需关系而变化,而是因投机和预期而变化”。由于处在要看投资者脸色的立场上,所以可能不得不那样说,而实际上他们也是那样期待的吧。的确,目前这种情况能够实现,开采商会获得相当大的盈利。
然而,这种情况很可能不会长久持续。这是因为,产量的增大对价格产生影响之日将会到来。
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在急剧增加,到2012年达到了1天200万桶(图9)。对于今后的产量,虽然有很多公司进行了预测,但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石油开发推进本部石油调查部调查课主任研究员市原路子指出,目前的情况是,“预测发布之后才过了3个月,企业就公布了比预测更高的实际产量,所以,不管哪种预测都变得不可信了”。
图9 页岩油的产量2011年7月以后为预测值。(出处:EPRINC)。
相对于美国的原油产量,页岩油开始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存在感(图10)。世界原油产量为1天8500~8700万桶,1天200万桶的页岩油产量仅是其2%多一点,还没有达到对整体造成影响的程度。尽管如此,如果目前的迅速增长势头持续下去,那么规模达到可对市场造成影响之日便会到来。虽说“因是投机买卖,所以供需关系不大起作用”,但“因供给激增而将来有可能看跌”也在预期之中。
图10 美国原油产量走势黄色部分为页岩油。(出处:JOGMEC根据美国能源部统计局的资料制作而成)。
目前出现了产生影响的征兆。作为原油的指标,除了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之外,还有布伦特(Brent)价格及迪拜(Dubai)价格。虽然如今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成了世界标准,但原本说来,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是美国的指标,布伦特是英国的指标,迪拜是中东的指标。这些指标在很长时间内均为相同价格(图11)。原因在于,如前所述,原油是一种极容易运输的商品。并且,即使实际上不进行运输,由于它还是一种与实际需求关系淡薄的金融商品,因而通过套利交易(Arbitrage)便会自然地稳定在相同价格上。
图11 原油价格走势
但是,自2011年前后开始,相对于布伦特价格及迪拜价格,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略微出现了偏离。虽然还没有足以进行原因分析的信息,但仅就美国而言,表现出了原油价格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即使认为是页岩油的影响也不足为奇。
如果进行“生产调整”,使页岩油产量保持在不会对价格造成影响的程度,也许开采商就能继续赚钱吧。然而,他们已经有过由于乱采页岩气而使天然气暴跌至3美元的“前科”。此次会“吃一堑长一智”,还是屡犯不改?这是值得注意的。 也有可能直接降低汽油价格
迄今为止,一直是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下滑,汽油价格也会与其成正比下滑。另外,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汽油价格与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无关,直接下滑。
在某些地区,页岩油并非普通原油,而是更轻质的油。最近,尼日利亚向美国的出口量减半,据称这是受到了页岩油的影响(图12)。这是因为页岩油的成分与尼日利亚出产的原油相近。
图12 美国墨西哥湾地区从尼日利亚进口的API29度以上轻质油量可以看出已大幅减少。(JOGMEC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进行推测)。
Bakken层开采的油按照美国石油协会(API)指标(数字越小油质越重),沸点为40~42度。EagleFord层为40度。因39度就被划分为“超轻质油”,因此这些都极接近超轻质油。Permian Basin层开采的油约为40度,不过原油占整体的6成左右,其余的2成为天然气,2成为天然气凝析液(NGL)。天然气凝析液为极度轻质油,接近于汽油。 这类轻质原油每桶提取的汽油量较多。而且,精炼时的能源损失较少。因此,很有可能不应用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市场上实际出现廉价汽油,直接导致汽油价格下滑。 以上阐述了页岩油致使汽油价格下滑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局面目前只限于北美地区。其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与天然气有关。如今已经确认,全球各地都出产页岩气。不过,在距离适当的区域内存在需求的除了北美之外,仅限于中国及波兰等地区。如果长距离运输天然气,运费增多,最终将没有任何经济效益,因此并不是全球任何地方都可开采页岩气。比如,虽然知道阿根廷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但因当地没有需求,只能作为液化天然气出口,如果不事先确保采购商,当地就不会着手进行开发。
页岩油也一样。虽然可以为了获得石油而进行开采,但在一定的概率下也有可能产出的是天然气,因此在开采出天然气会难以处理的场所,开采原油的风险会过高。与天然气一样,开采页岩油也受到场所的限制。
第二个原因是数据集成。如上文所述,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出是“天然气或是石油”的,仅限于已开采过原油,并且地质数据齐全的场所。中东在勘探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时代开始进行开采,因此“落空”的情况较少,开采的油井数量没有美国多。
第三个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如果在美国拥有土地,其地下资源则属于土地所有者。实际上,土地所有者一般是继续在地面开展农业和畜牧业,同时将地下的权利交给开采商,以获得租赁费。而在其他大多数国家,土地属于所有者,但地下资源则为国家所有,或者要开采必须得到国家许可。大多数情况下,土地所有者会以环境问题等为挡箭牌,提出反对意见,因此很难推进开发。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只有美国会大量出产页岩油。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下滑会对全球汽油价格造成影响,但廉价汽油普及所产生的降价影响则只限于美国。
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随着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降价,汽油价格也开始下滑。不过这种情况难以直接使各国的汽油零售价格下降,对各国的汽车制造业产生影响。这是因为税金的影响。
美国与其他国家在汽油含税价格上存在很大差异(图13)。这主要是因为税金不同,实际上汽油本身的价格并没有显著差别。各国的不含税价格为1升0.77美元~0.94美元。正如以前文章所介绍的那样,原油价格在全球是共通的。其次则只是与炼油厂距离的问题。
图13:2012年12月各国每升汽油价格欧洲为高级无铅汽油(RON95),美日为普通无铅汽油。按美元换算采用3月15日当天的汇率。不含税时价格没有大幅差距,但总额存在差距。(该图由《日经汽车技术》根据IEA的《OIL MARKET REPORT》资料制作而成)。
美国税金极低,因此包括税金在内的销售价格大幅低于其他国家。虽然这样说有些极端,但请设想汽油本身价格降至一半的情况。美国的不含税价格为0.77美元,其一半就是0.39美元,日本的不含税价格为0.90美元,其一半就是0.45美元。税金不是按比率,而是根据汽油量进行征收,因此美国为0.11美元,日本为0.65美元。这样,美国的含税价格为0.5美元,日本为1.1美元。在含税价格方面,美国便宜了43%,而日本只减少了29%。首先会从美国开始对汽车用户的消费行动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汽油价格便宜,消费者就会变得大方起来。虽然最近用户越发趋于选择燃效性能高的汽车,但今后风向有可能改变。如果消费者需求大型车、高速车及豪华车,就需要备齐满足这种需求的车型。如果汽车企业只注重生产环保车,则会错过商机。(日经能源环境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