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张瑞敏:中国的“松下幸之助”?!

2014年03月20日08:21    

【相关新闻】

中国诱导人民币贬值潜藏危机

北京的收费式治堵能治本吗?

中国GDP发布季,解开iPhone订单谜团

中国瞄准有机EL开发最前沿,构筑产业链需要日企

特斯拉为什么敢投资50亿美元做电池?

 

中国的一家电器厂商,从松下手中收购了三洋电机白色家电业务,在洗衣机和电冰箱领域连续五年保持世界份额第一。

提到海尔,笔者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这些内容。在《日经商务周刊》3月17日刊封面专题《海尔》中,笔者也是这样介绍海尔的。

当然,对海尔的这些介绍一点没错。在为经济杂志撰写日常报道时,这应该也是极其常规的说法。然而,即便《海尔》封面专题已经定稿,笔者依然觉得,对于“海尔是一家怎样的企业”这个问题,应该给出的答案或许还有许多。海尔这家企业的本质特征其实并不在于其业绩和企业本身。

那么,海尔的本质特征究竟是什么?笔者觉得,海尔集团的统帅——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这个人,才是这家企业的本质与特征。

向松下学习经营方法

海尔其实是张瑞敏一手打造的企业。海尔的前身是一家冰箱厂,1984年,张瑞敏被派到这里担任厂长。当时,工厂亏损严重,工人偷盗工厂物资成风,冬天甚至会烧材料取暖,在车间里大小便也是常有的事。面对这样的状况,张瑞敏彻底整顿纪律,构筑注重品质与服务的业务模式,没用多久,就把这家工厂培养成了中国的代表性企业。

单是这种经营的手腕,就十分令人敬佩。听说在创业之初,张瑞敏曾经彻底学习日本企业的经营方式,关于松下幸之助的著作几乎读了个遍。在日本,松下有着“经营之神”的美誉,但作为电器企业的创始人,张瑞敏的成就也毫不逊色。海尔采取的从开发制造产品的“上游”到以地区专卖店为代表的“下游”兼容并包的商务模式,也与过去的松下电器产业如出一辙。

松下幸之助与张瑞敏有许多共同点

笔者与松下并不相识。松下与张瑞敏活跃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而且一个已经仙去,或许不适合拿来比较。但是,在结束采访后,直到现在,笔者心中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如果张瑞敏是和松下同等或者更优秀的经营家,那么无论如何都想见一面。”

在这次采访中,笔者只见了张瑞敏一次,而且只交流了短短两个小时。估计不少读者会觉得,对于张瑞敏这种大人物,能够采访这么长的时间已经不容易了。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张瑞敏在这两个小时中,给笔者留下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印象。

笔者做了8年的经济记者。仰仗《日经》的品牌,经常有机会与许多一流企业的经营高层亲自接触。其中不仅有企业的创业者,也有比海尔销售规模更大的企业高层,有的人甚至还与笔者把酒言欢,邀请笔者到家中做客。当然也碰到过被骂、被戏弄的窘况。

但是,无论与谁相比,张瑞敏给人的印象都要鲜明得多。对于笔者来说,采访的这两个小时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印象,是因为面对我们(采访者为两人)的提问,张瑞敏都给出了明确而且超乎预料的答案。就连如何冷静判断世界的潮流和自身的位置,应当采取怎样的方针,他都坦诚、认真地做出解答。

遗憾的是,受篇幅所限,这里无法尽述。有兴趣的读者还请参阅本站的后续专题报道《海尔,挑战世界的红色旋风》。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