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8日09:29
揭開“暗能量”之謎
——第二大主題是“查明暗能量的性質”,據認為宇宙加速膨脹的原因是“暗能量”。據說宇宙能量密度的約74%是暗能量。TMT為查明暗能量的性質,決定“直接測量宇宙膨脹率”,這怎麼來實現?
家:准確地說,是“測量膨脹率是否在變化”。
宇宙的膨脹減速或加速,那麼膨脹速度就會變化。如果速度變化,遙遠的銀河和類星體(*5)的紅移也會變化。
利用這種現象,TMT首先將非常精密地測量遙遠銀河和類星體的速度。然后,在10年后、30年后再次測量,如果宇宙真在加速膨脹,那麼可以實際測得速度變化。
不過,“查明暗能量的性質”在技術上還很難做到,因此這是三大主題中最有野心的目標。面臨的課題是今后証明可行性。
莫納克亞山山頂的望遠鏡群和TMT(右)的完成構想圖。
*5 類星體
類星體是落入質量大約是太陽1億倍的黑洞中的氣體發光、釋放出強烈光芒、亮度相當於銀河系約2000億個恆星的天體。在遙遠的宇宙上也可以觀測到,根據其光譜可以獲得類星體與地球間物質的信息
觀測宇宙大爆炸約2億年后的第一顆星和銀河
——通過直接測量膨脹率變化,如何“查明暗能量的性質”?
家:暗能量的本質是什麼尚未弄清。但通過掌握膨脹率變化,可以掌握暗能量的作用方式。由此可以了解“有多大量”、“能量和作用方式隨時代如何變化”等。
暗能量可以跟基本粒子一樣,用大型加速器進行調查。這個概念隻在宇宙論的范圍內在宇宙年代的范圍內成立。因此,隻能從天文學上進行調查。可以直接調查的唯一方法是利用TMT的方法。
——第三大主題是“找出宇宙中誕生的第一顆星”,昴星團望遠鏡發現了距離我們124億光年∼129億光年(宇宙誕生以后8億∼13億年)的銀河。據認為第一顆星誕生於宇宙大爆炸約2億年后,那麼用昴星團望遠鏡應該無法觀測到。觀測第一顆星的意義何在?
家:在計算機上採用很多物理法則,可以模擬出宇宙大爆炸后是如何演化的。在宇宙大爆炸38萬年后,宇宙變冷,此前飛濺的質子與電子結合在一起,以中性氫的形態充滿宇宙(宇宙放晴)。在此之前是“黑暗時代”,沒有像星星一樣自主發光的物質。
其中,從“暗物質”(由元素構成、質量是普通物質的5∼6倍)(*6)的分布變化推測,物質聚集在暗物質濃的地方(重力增大的地方),由此推測第一顆星和銀河可能誕生於2億∼3億年后。
TMT將觀測比昴星團望遠鏡發現的129億光年還遠的“第一顆星和銀河”(宇宙大爆炸約2億∼3億年后的宇宙) 國立天文台提供 |
*6 暗物質
尚未確認的不明物質。利用“光量”和“波動”兩種方法計算后發座星系團的總質量,結果嚴重不同,從而首次發現存在“不發光的質量源”。據預測整個宇宙中含有暗物質的物質約佔30%。
“不實際觀測”,就無法証實
——從模擬圖像來看,感覺“確實如此!”
家:不過,誰都沒見過當時的宇宙。很多理論學者將模擬結果做成了影像,看上去好像見過,但“不實際觀測”,就無法証實是不是真的如此。
星星降落的莫納克亞山山頂。位於昴星團望遠鏡和凱克望遠鏡上方的兩顆明亮星星是木星和金星(右),再往上是昴星團。 |
因此,才要從宇宙的源頭開始探索第一顆星是如何產生的、星系團是如何形成的、孕育我們生命的行星是如何誕生的等等問題。
TMT的一大主題便是實際觀測。 (日經技術在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