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专题>>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产业经营

苹果、三星与索尼——日本家电企业为何落败?【2】

2012年11月08日16:50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三星电子通过在欧洲首次公开的有机EL电视宣传其开发实力。

不过,在商场里让消费者盯着两家的产品看上30分钟并不现实,笔者也没有那么做,所以这位部长的话还没有得到验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打算购买液晶电视的消费者和笔者一样,绝对不会进行那样的对比。如果消费者觉得外观一样、功能一样、可靠性和品质也一样,就会选择更便宜的商品。

2002年进入日本市场的三星也曾一度退出日本。在那个时候,三星产品的外观虽说与日本产品无二,但日本的消费者并不觉得功能一样,可靠性和品质也一样。换言之,就是消费者在“日本制”这一品牌中发现了价值。

但现如今,在智能手机领域,三星Galaxy在日本也备受青睐,成为了消费者指名购买的对象。三星觉得情况发生了变化,所以计划在电视机领域重归日本市场。在该公司看来,三星品牌已经得到了日本的认可。

三星凭借“贵但是好”而非“好但是贵”的微妙差异在亚洲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上扩大了销售额。令人觉得“好但是贵”的反而是日本产品。

三星如今在全球依然打着粗糙的广告,不断提高着销售奖金。他们为了打响品牌,在全球市场都付出着不懈的努力。

话说回来,倘若是三星推动“四屏战略”反倒比较合理。因为首先有一件商品在市场上畅销,而其他商品与之联动、能够对消费者形成合围之势。毕竟就算最终目的是多款商品合围,如果第一件商品就卖不出去,战略就无法成立。

首先要成为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品牌,笔者觉得三星非常注重这一点。

要为开发新产品做好准备

苹果通过销售体验确立了品牌。为此,该公司甚至构建起了通过iPhone、iPad、Macbook等来销售应用和内容的产品体系。这进一步提升了苹果用户体验的质量和便利性,对于在苹果的生态体系中开展业务的企业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机制。

三星Galaxy并不具备这些条件。OS是谷歌开发,生态体系也是由谷歌提供,并非三星自身持有。在这一点上,三星与如今的日本企业处境十分相似。

日本企业与三星拥有的是生态体系的出口,也就是终端,以及用户与生态体系的接口,也就是智能手机这一硬件。

因此,如果不提升终端、硬件的功能和设计,营造出拥有感等用户体验,产品就会丧失魅力。因此,三星采用有机EL屏幕,打算通过显而易见的大屏幕化形成差异。而在日本企业身上却看不到这样果断的进攻战略。

虽说iPhone的屏幕还是不如Galaxy大,也没有采用有机EL。但苹果通过发展自主OS,凭借他人无法比拟的精炼设计来甩开其他智能手机的追击。

走在智能手机前列的这两家公司正因为在市场上所处位置不同,所以努力实现差异化的方向也各不相同。在智能手机的世界里,在消费者眼中特色突出,品牌、性能、功能、设计等能够激发购买欲望的产品当属iPhone和Galaxy。

笔者虽然希望日本企业也能源源不断地推出具有特色的产品,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以三星此次推出的新产品为例,其中的Galaxy NOTE采用的电子笔输入技术来自日本和冠公司。既然日本拥有基础技术,为何日本企业拿不出如此犀利的应用产品来呢?

全力发展陈腐的业务只会是白费力气。在美国,日本生产的电视机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大减价吸引顾客的主打商品。现如今,即使大力发展电视机,也无法获得利润。虽说电视机也有进一步向高清发展的趋势,但是,这样发展能否在足够的期间内取得足够的利润?

两年前,笔者曾在关于3D电视的文章中这样写道:“笔者之所以觉得以‘主打3D功能的电视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前提制定的战略难以维持价格,是因为3D电视是好莱坞和电视企业构想出的产品导向型商品。笔者不认为3D电视拥有的力量能够如其所愿,唤起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欲望。笔者认为,商品的力量源自于通过产品战略和营销,把相应的商品送到有需要的人的手中。”

“对于眼前已发现的问题,即使是用左脑的逻辑思考、理性利用已有方法来分析,也无法催生出能够创造新文化的新产品。”

“现在需要的,是用右脑思考,用直觉来感知存在什么样的潜在问题,然后创造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产品,开发能够为广泛人群所接受的新产品的方法。换言之,未来的新产品开发需要的不是工程学方法,而是偏向于文化论和社会学的方法。”

如果苹果公司采用过去的问题解决型方法,也就是使用左脑思考的分析式方法,恐怕就造不出iPhone了。

因此笔者觉得,未来的产品开发,不能只是为了提供某项功能,而是要寻找人们需要的功能。这样的产品开发属于用途开发,与文化开发紧密相连。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摆脱陈腐的业务和大路货的产品,转而开发新产品。因此,笔者才常常把“开发新的优秀产品也是为了扭转陈腐化的业务”放在嘴上,在每当这样说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话:“我明白,但我们必须让现有的员工吃上饭。所以没有时间这么做。”

倘若如此,日本企业在未来肯定还会输给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笔者觉得,现在把生产迁往新兴市场国家,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产品的方向是对的,但这样只能够做到勉强跟上队伍。

幸运的是,三星也还处在这样的境况之中。他们的确琢磨透了日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甚至把自己培养成了比日本还要日本的企业,而且注意到了要适应当今全球化的世界市场。现如今的三星使其专心致志全力、迅速发展的结果。

因为本国的市场较小,为了实现发展,三星把目光投向了全世界。而且在飞速地进行投资以开展业务。笔者觉得,日本企业要想赶上三星,重新夺回领先的位置,就需要开发他们尚未全面着手的、不单单有创意的新产品和新服务,而且还要在与文化开发相关的领域展开全力、快速的行动。在日本企业和日本社会之中,应该还保存着这样的底蕴,而底蕴犹存的今天或许是最后一线希望。

笔者认为应该是“体制服从战略”,而绝非“战略服从体制”。 如果是为了保护体制而制定的战略,无论是战略还是体制,在全球市场上都将失败。因为日本的规则并非世界通用。

就像一旦用过智能手机就不愿罢手,用过卫洗丽清洗式座便器就回不到过去的生活方式一样,日本的家电要想卷土重来,回归全球领先地位,现在就必须以新兴市场国家还生产不了的新产品孕育的文化为背景,着手开发新用途。(日经技术在线! 供稿) 

(责任编辑:财经实习、刘阳)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