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困倦检测技术:不放过一个瞌睡的瞬间【2】

2014年01月29日16:38    

利用心率和脑波来防止瞌睡的研发也趋于活跃

因此,作为更有效的方法,研发越来越活跃的是通过测量心率和脑波来检测困倦的技术。

比如,利用心率来检测困倦的技术,因已知困劲儿上来心率会下降,一般都是采用视心率的下降方式来检测困倦的方法。驾驶时,姿势和周围温度基本不变,因此困倦等精神状态的变化就是引起心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利用心率可检测困倦。并有诸如可在方向盘等与驾驶员体表接触的部位检测心率之类可减轻驾驶员负担的改进余地。

在2013年10月举行的展会“CEATEC JAPAN”上,富士通研究所展出了采用戴在耳垂上的耳夹式脉搏传感器的困倦检测技术。通过分析心率间隔的波动来实时检测出犯困时出现的频率波动。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汽车座椅上设置电极,用来检测体表的微弱电流。心率会作为微弱电流表现在人体表面,因此如果能够测量体表的微弱电流,便可作为脉搏的替代指标。除富士通研究所以外,美国Quantum Applied Science & Research公司也在与美军合作研究这种方法。前提是驾驶员在驾驶中必须坐在座椅上,今后该技术也将成为有希望的技术候补之一。

在脑波检测方面,美国NeuroSky公司的技术也备受关注。该公司的目标是在玩具及教育等领域应用自主的脑波检测技术。该技术本来是为应用于消费类产品而开发的,因此有可能能以低成本实现困倦检测技术。具体正在开发戴在头部检测脑波的传感器,已开发出了集成有信号除噪和数据分析等的模块。现在,正向汽车厂商推荐这项技术,用来防止驾驶员瞌睡。

美国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也在研究模拟人类困倦图形的脑波测量技术。目前,准备用来改善职场环境等。将来将做成非接触式,用来实时检测困倦、精力集中度、挫折。这种脑波检测和采用近红外光从头皮上检测脑功能的测量技术正在稳步发展。如果这些测量技术得以应用,则有可能实现防止困倦技术的新突破。

检测到困倦后,如何通知驾驶员?

不过,心率和脑波测量目前一般采用接触身体的测量方法。尤其是脑波,不接触身体很难测量出来。以脑波和心率为指标的困倦检测技术可以捕捉到图像识别很难发现的困倦初期征兆,但给驾驶员造成的负担很大。今后,需要开发不给驾驶员造成负担的测量方法。

另外,在检测到困倦之后、如何通知驾驶员也需要研究。现在正在推进通过铃声和信息来通知驾驶员、自动改变室温、释放出眼睛能感觉到的成分、吹气和水等独特的研究。与困倦检测技术配套,今后如何自然地提醒驾驶员注意或叫醒驾驶员也将是一个研究主题。

此外,德国戴姆勒在高档车“梅赛德斯·奔驰”的多款车型上引进了名为“注意力警示系统(Attention Assist)”的驾驶员监控技术。在开始驾驶后的15分以内,绘制驾驶员的行为模式,通过将该模式与车速、加速度、方向盘的转动、转向灯操作等实际驾驶中的操作进行比较,来检测疲劳度和注意力下降。该技术当驾驶员在单调的郊外公路和高速公路上以80~180km/h的速度驾驶时起作用,提醒疲劳度高的驾驶员休息。据该公司介绍,过劳状态的驾驶员在方向盘操作犯了小失误后,大多会慌张操纵方向盘,反而容易出危险。

虽然注意力警示系统不是直接检测困倦的技术,但疲劳的积累会导致困倦。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检测困倦的技术。今后,通过结合这些技术,将不断开发出防止人为失误造成事故的系统。这种研发将成为最近备受关注的自动驾驶技术的一部分。(作者:星野 达也,日经技术在线!供稿)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推荐新闻区

商务部明起对三国进口浆粕征收最高达50.9%的临时税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