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8日08:27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亟需采取对策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市场的两极化。如前文所述,由于收入减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汽车仅需具备最低限度的功能即可。这样一来,2万欧元以下车型较多的达契亚及韩国起亚汽车公司等的市场份额提高。另一方面,虽然不及法拉利,但属于高档车的德国宝马及奥迪等也在积极推进销售。某当地汽车业界人士评价认为,其结果使得“曾是日本车主战场的2万~3万欧元中间价位车型的市场形势变得最为严峻”。
该业界人士解释道:“在欧洲,以前日本车因兼顾品质和价格而颇受好评。目前,虽然品质依然比较高,但由于低价位车增多,价格优势大幅降低,因而日本车的地位日益下降。”
欧洲目前正加速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欧。其原因在于,由于高速公路较为发达,东西欧之间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东欧人工费相对较低,可削减成本。德国大众在斯洛伐克增强了产能,现代汽车与起亚等韩国企业也在捷克及斯洛伐克进行集中生产。而日本汽车厂商中,仅铃木在匈牙利生产,丰田在捷克拥有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资工厂。许多工厂依然位于成本较高的西欧,在价格竞争力方面不占优势。
“i-ROAD”能否成为开拓新客户的尖兵?
Gardel副总裁称,丰田在欧洲的主要客户“因车型而不同,但从整体来看,多为50岁左右的中产阶级男性”。面向年轻人的诉求力度尚嫌不足。如果客户进一步老龄化,业绩会继续恶化。
作为成熟市场,欧洲市场在中长期内应该不会迅速扩大。企业甚至有可能采取将经营资源向新兴市场国家倾斜,“舍弃”欧洲的战略。如若这样,或许应该抢在其他企业之前果断发起挑战。
记者认为i-ROAD就是开拓新客户的尖兵。如果能够进行新的汽车使用方式提案,应该就能获得年轻人等此前未能充分取得诉求效果的客户层,而不是原先的保守阶层。并且,在面临地方人口减少问题的日本,超小型车也有望成为老年人的代步工具。除了欧洲,市场或许还会扩大到意想不到的领域。
记者还向丰田欧洲Gardel副总裁提出了这个问题:“丰田目前在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销售的低价位车‘Etios’在欧洲能否卖得出去?”Gardel回答称:“如果是10年前,我会肯定地说,Etios在欧洲卖不出去。不过,现在我不敢这么说。”
品牌战略很难改变。不过,在欧洲,如果不大幅改变目标客户层,就无法摆脱业绩恶化的困境。那么,究竟能否以i-ROAD为契机,在欧洲打破“过时”、“保守”的形象,丰田将面临考验。(日经能源环境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