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7日10:47
是否会出现第二次“雷曼危机”?
那么,如果中国爆发金融危机,将会引发怎样的情况?按照笔者的推测,虽然可能会出现商品价格暴跌、抛售新兴市场国家和资源国家资产的情况,但像5年前那样引发全球性危机的可能性恐怕很小。这是因为,中国的银行虽然总市值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资本市场体系并没有与美欧日的金融机构建立有机联系。
而且,中国并不依赖海外借款,资本急剧外流的风险小。高储蓄率、经常项目顺差以及巨额外汇储备等也是缓和危机感的要素。这一点与日本十分相似。
退一步说,就算这次曝出坏债,中国政府恐怕也不会置大型银行于不顾。
作为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在6月短期利率市场出现利率暴涨时不动声色,震惊了全世界,但这其实是中国要“控制影子银行”的讯号,拥有企业金融正常资金需求的银行还是获得了足够的流动性。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和央行虽然宣布实施“伴随疼痛的改革”,但并不是要推行令实体经济崩溃的金融政策。
不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现实无法隐瞒,因此在一些方面估计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例如因消费的减少,而从日本的进口减少等。这也有可能压低日本的经济增长率。面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际需求的减少,在预测影响蔓延的途径时,或许需要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
总而言之,中国作出的选择,估计会是通过容许部分地方财政债务违约,暂时搁置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问题,以尽可能缩小实体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不过这样一来,就变成为僵尸银行提供支持,向僵尸企业继续贷款,这与1990年代日本曾经走过的道路如出一辙。
在胡思乱想之前,先来具体地分析中国与1990年代的日本有哪些相似性。笔者曾在银行工作过,最在意的当属“贷款总额”。现在,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的实际情况不明,的确是令人担忧的一大因素,但是,即便受到监管,庞大的信贷余额因政治因素而遭到搁置的事实也不可忽视。
一般来说,对于一定的经济规模,“可偿还债务额”必然有一个封顶值。施加的杠杆作用越强,无力偿还的可能性就越大。无需拿次级贷款和雷曼危机举例,这一点不言而喻。因此,信贷总额与GDP的比值是相当具有参考价值的经济健全指标。
1980年代,日本的比值约为120%,之后,随着以房地产为担保的贷款不断扩大,这个数值也水涨船高,在1990年代超过了170%。泡沫随之破裂。
有分析认为中国现在的比值已接近当时的日本。摩根大通推测,2000年还保持在105%的比值,到2012年底,已经上升到了187%。但对于中国,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在过去4~5年内,比值出现了快速攀升。
信贷余额之所以激增,契机明显在于2008年推出的占GDP 15%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当时,这项政策得到了全世界的热烈欢迎,但却酿成了如今令世界最为担心的结构。就算欢迎再热烈,我们也不能忘记,大胆的经济政策必然伴随着副作用。
随着这一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的地方政府加快了缺乏规划性的房地产开发,银行向政府的金融公司不断提供偿还可能性很低的贷款,富豪为图高回报,也开始参与这样的投资。
日本在进入1980年代后期之后,在房地产行情持续上涨的神话之下,也曾经出现过投资热潮,企业扩大资产负债表,银行扩大贷款,个人把希望和金钱寄托于土地的潜在收益,按照证券公司的推荐疯狂投资股市。虽然细节存在差异,但从房地产和银行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意义上来说,中国现在上演的金融戏码与当年的日本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