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中国能否避免重蹈1990年代日本的覆辙?

2013年08月07日10:47    

【相关新闻】

日本管理模式为何陨落?

60年由盛转衰,底特律该如何重生?

加拿大移民新政:提高语言门槛,不要中国“富人”

中国经济出现“意外波动”的三个因素

7.5%GDP揭示中国经济的“六重苦”

在市场经济领域中,有几样扣着“无法维持”的帽子,但却维持至今的事物。其中,不断膨胀的日本财政赤字首当其冲。欧洲央行勉强维系的欧元、因没有其他替代品而继续使用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国际金融体制等,应该也可以列入“无法维持清单”。

但这些事物的无法维持性,都是以“从长期观点来看”为前提,今后1年左右就会崩溃的可能性很小。与之相比,最近突然在媒体上出现的中国的高经济增长率及其金融体系的“无法维持性”似乎更是迫在眉睫。

其中,“影子银行”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话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Blanchard)将中国风险列为世界经济的首要风险因素,引发了广泛关注(第二大因素是“安倍经济学”,第三大因素是美国缩小货币宽松政策)。

“由投资转向消费”的结构转换停滞不前

随着中国4月~6月GDP同比增长率放慢到7.5%,对于中国的警惕似乎进一步增强。这个数字本身基本符合市场预测,并不出乎意料,但包括出口大幅下滑在内,增长的具体内容却令人实在无法开口称赞。

伦敦经济咨询公司资本经济公司(Capital Economics)分析指出,增长的5.9%归功于投资的带动,消费的贡献度仅为2.3%。而在1月~3月,投资带动的增长率为2.3%,消费为4.3%。经济增长的重点似乎再度放到了投资上,这样的经济状况表明,“由投资转向消费”的结构转换已经明显出现停滞。

由于曾在7月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称“今年实现7%经济增长目标无太大问题”,市场上一度充斥着“中国政府将增长目标从7.5%下调到了7.0%”的猜测。

新华社虽然做了“发言有误”的订正,但也报道称,李克强总理曾经表示“今年的增长率不允许低于7%”,由此可见,在中国政府内部,7%无疑也是一个敏感的数字。

其实,观察中国经济社会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并不是不可靠的GDP,而是就业。

中国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可以信赖的就业统计,但可以确定的是,出口低迷导致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已经成为沉重负担。工资上涨速度也普遍出现触顶回落的迹象,不难想像,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高校毕业生在今后将会给就业市场带来更大的压力。

在上述担忧加重的情况下,由于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某些方面与美国的次级贷款相似,因此不少观测都由此类推,联想到是否会出现像5年前雷曼危机那样的金融危机。直到5月前后,笔者也一直怀有这样的警惕,但随着市场信息的收集,笔者逐渐觉得,中国的金融体系问题带来的后果似乎并不会是“百年一遇”的耸人听闻的世界金融风暴。

就笔者目前的印象来说,中国将面临的反而类似于1990年代日本出现的情况——惨淡的坏债时代及其后的长期经济萧条,以及就业低迷引发的严重社会动荡和政治体制动揺,这一段历程长期而非常艰难。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