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8日08:22
“D”是时效,不是交货期
对于D,也就是交货期,三星电子认为“根本不该有交货期”,不是“交货期越短越好”。因为在该公司看来,销售沦为大路货的产品等同于物物交换,理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因此,该公司十分重视按照客户要求的时效供应产品。
三星电子敲定每款电视等产品的产量是在量产开始不到1周之前。当然,这是2002年左右笔者还在该公司任职时的情况,最近似乎又缩短到了3天前。这就意味着,销售人员只需提前1周或是3天告知“这款机型要销售多少台”(图3)的机制已经建立。
图3:在量产的一周前敲定数量 在一周前进行预测的话,销量基本可以做到准确无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在客户希望购买商品的时候足量供应非常重要。 |
提前1周确定“37英寸20万台,42英寸10万台,50英寸5万台”之后,销量——也就是哪家商场,哪种机型,分别进货几台也就一目了然。因此,只要按照销量制造,起码不会积压库存。换言之,就是构建了客户买10万台,就能按时造出10万台的体制。关于为何能做到这一点,第5次连载已经做了介绍,是因为产品最大限度地采用了通用部件。
倘若使用特殊部件,销售人员就必须提前3个月给出“销售多少台”的预估。因为特殊部件从下单到交货一般需要3个月。这样一来,三星电子也和其他的企业一样,虽然知道需要在3个月前决定数量,但是,要想猜准3个月后的销量,可能性非常之低。于是,该公司调查了预测100%命中的时间点,结果发现是提前1周。因此,提前1周,如今是提前3天进行预测的体制也就应运而生。
现在,日本企业的销售人员似乎还是要提前3个月预测数量。但预测的准确率恐怕最多只有50%左右。这就难免造成37英寸畅销,但42英寸和50英寸库存积压的状况。为形成差异化而使用的特殊部件其实已经成为了导致库存增加、拉低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VPT”好过QCD
综上所述,对于QCD,三星电子也完全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但笔者觉得,“QCD”一词其实只是表示企业内部的态度和情况,并没有反映客户的态度。Q是企业内部的品质标准,C是制造产品要花多少钱,D是制造产品需要几天。这些都与客户没有直接关系。
客户关心的是体验好不好(Q),售价是多少(C),何时能买到(D)。如果按照实际情况,在客户看来,Q对应“价值(V)”,C对应“价格(P)”,D对应“时效(T)”才更为贴切。与QCD相比,“VPT”或许才是没有误解的准确表述。(作者:吉川良三,日经技术在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