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04日09:25
政策沒有趕上時代的變化
作為環保主管部門,國家環境保護部在10月底提出了意見。據報道,環境保護部的意見有以下四點:
(1)在科學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上,缺乏切實有力的措施保障﹔
(2)在合理界定《環境保護法》與專項法的關系上,基本定位不夠清晰﹔
(3)在配置環保監管職能上,會對現行體制造成沖擊﹔
(4)在對待各地方各部門的環保實踐上,草案沒有充分吸收成功經驗。
環境保護部的意見象征性地指出了中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以及對於變化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中國的管理方式存在的問題。
第一是行政各自為政。環境與經濟是互為表裡的關系,因此,在管理企業的時候,不能忽視經濟形勢,而且,忽視環保一味發展經濟在當今的中國也已無法實行。而在這種形勢下,無論是在中央還是在地方,環保部門與經濟部門相比,預算和人員都要少得多。而且,環保部門一直級別偏低,要想發揮必要的職能,當然至少應該具備與經濟部門同等的權限,對企業擁有強大的監管權限。
第二是中國的基本法尚未確立。在日本,環境基本法是環境行政基礎中的基礎,但中國的法律沒有上下的位置關系,相互之間的關系就像是戰國時代的諸侯。法律雖然制定了不少,但法律之間沒有形成秩序。
第三是社會形勢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但包括修法在內,中央採取措施的速度趕不上社會形勢的變化。在各地民眾紛紛對工廠排污發起抗議活動的情況下,怎樣進行緊急應對?怎樣圓滿處理摩擦?怎樣才能盡可能不讓這樣的事態發生?現如今,環保部門對此已經有了強烈的危機意識。而在以往,環保行政人員從未在官方場合提到過以環保為切入點實施風險管理。
環境保護部的危機意識源於近年來環保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的激增。2012年夏天,江蘇省啟東王子造紙廠的排水問題引發了群體性事件,這可以說是在當今趨勢中發生的典型案例。
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期間,環保信訪高達30多萬件。行政復議2614件,行政訴訟980件,刑事訴訟30件。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對於重視環保的中國人來說,此次修法是否具有進步意義?
通往“美麗中國”的艱險道路
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對於環境保護部而言,這意味著思想體系的建立。
在十八大期間的記者會上,周生賢部長在談到民眾對王子造紙廠排放對二甲苯(PX)的抗議行動時表示,“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出現一些環境問題,這是規律。當前,中國經濟社會事業已經大為發展,在環保方面正處在敏感時期”,坦率地承認了環保問題面臨的社會形勢。
十八大之后,在環境保護部的會議上,周部長表明了繼續努力提高環境質量的姿態,強調了把“人民群眾喝上干淨的水,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的美麗中國留給子孫后代的意義。周部長還表示,將盡最大努力解決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使享受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的“基本權利”。
在世界經濟前景不明朗的形勢下,很多機構都預測,未來中國的GDP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而中國也越發自信。但是,光鮮亮麗的經濟發展越是受到關注,背后的環境問題就會越發嚴重,陰影越來越深。然而,中國無論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還是立法機構,如今都遲遲拿不出有效的政策。
可以說,在中國的政治中,“環保”不再只是空口號的時代正在來臨。
【小知識】PM2.5
PM2.5指直徑2.5μm(μ:微為100萬分之1)以下的“總懸浮顆粒物”(SPM)。SPM是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而PM2.5在SPM中粒徑尤為微小,可能造成呼吸器官疾病、循環器官疾病和肺癌等,對人體的影響更大。大氣中的SPM包括因火山活動等自然產生的物質,和因柴油車尾氣等人為因素產生的物質。其中,由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等氣態物質在大氣中反應生成的顆粒物,以及工廠排出的煙、柴油引擎尾氣等人工物質形成的PM2.5具有強毒性。
日本環境省於2009年9月9日公布了PM2.5環境標准,規定PM2.5的“年平均值在15μg/m3以下,日平均值在35μg/m3以下”,以之作為“在微小顆粒物造成大氣污染的環境條件下,為保護人體健康應予以保持的標准”。還規定環境標准“不適用於工業專用區域、機動車道及其他通常沒有一般公眾生活的地區”,限定了場所,也沒有明確罰則規定和達到該標准的時間期限。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導方針規定PM2.5的“年平均值在10μg/m3以下,日平均值在25μg/m3以下”(2006年),與之相比,日本的標准規定寬鬆,與美國的標准同等水平。歐盟(EU)在2009年4月召開的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上,通過了“年平均值在2015年之前達到25μg/m3以下,在2020年之前達到20μg/m3以下”的指令方案。美國、EU和日本均在探討針對工廠和汽車等的具體排放管制數字和方法,以達到標准。NOx和SOx生成PM2.5的機理相當復雜。NOx、Sox和SPM等已經受到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管制,為了達到PM2.5標准,揭開其生成機理等是有待解決的課題。(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