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專題>>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擬征環境稅,中國終於邁出艱難第一步

2013年02月04日09:19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相關新聞】

中國大部被嚴重霧霾覆蓋的啟示

斯德哥爾摩:以交通擁堵稅促進城市可持續性發展

2050年全球360萬人或因空氣污染而過早死亡

陰霾籠罩的中國能否蛻變成“普通”國家?

美英大學制成光纖型太陽能電池,可織成“布”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是否將步入發達國家行列?

專家們一直在研究中國的“環境稅”。中國為建立這一稅種,已經開始起草相關法案的工作。環境稅以經濟手段為杠杆減少環境污染,把得到的稅收用於治理環境污染,是一箭雙雕的秘密武器。如果還能把溫室氣體也涵蓋在內,中國就會與歐洲一樣,具備排放權交易和環境稅兩個支柱。

世上沒有人喜歡稅。包稅人在《聖經》中也不受歡迎。征稅不是市場交易,而是利用國家權力強制掠奪百姓財產的行為。這是全世界人們的普遍都感覺。

然而,最近卻出現了普通市民也能欣然“接受”的稅。那就是“環境稅”。環境稅擁有經濟學的理論武裝,在歷史上也還是新鮮事物。最重要的是,人們都覺得環境稅是“保護環境的稅”。如今,正在由“為改善環境不得已而為之”的消極論向“隻要對環境好就不算是稅”的積極論轉變,這或許正是時代的潮流。

日本過去發揮遏制二氧化碳排放作用的稅一直是能源稅,但隨著修改稅制,以加入到石油煤炭稅之中的形式,將於2012年10月開征氣候變暖對策稅。實施環境稅之所以耗時近10年,是顧及生產過程中不易控制排放的行業,在慎重研究后得出的結果。

其實,就算歐洲和日本實施了先進的制度,也很難解決整個地球的問題。就這個意義而言,溫室氣體排放量高居榜首的中國和美國採取的舉措將是關鍵。

在世界潮流的影響下,日本的鄰居中國已靜靜地開始了設立環境稅的行動。

政府宣布擬征環境稅

作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對象,中國已經准備開征環境稅。如此一來,環境稅將不再是發達國家特有的稅種。

為了紀念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中國環境保護部每年都會發布《環境狀況公報》。這相當於日本的《環境白皮書》。2012年,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發布會並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時正式宣布,為開征環境保護稅,財政部、稅務總局及環境保護部已經著手起草法案。環境保護稅在中國的報紙等傳媒上已經以“環境稅”的名稱傳播開來。

就保護環境的稅制這一點而言,中國政府以10年時間實施並強化了各項稅制改革。從環境的角度出發,給消費稅、資源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設置了稅率差,此外還對“兩高一資”(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實施了出口退稅率調整。隨著這些政策的加強,環境專家為了進一步推動稅收綠色化,已經對未來應當征收的環境稅方案進行了多年探討。

設立環境稅的目的之一是順應國際形勢。歐洲如今出現了向國際航班的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碳稅的動向,而在歐洲起降的航班中,中國的航班數量現在僅次於美國。歐洲設立的一個又一個綠色壁壘對中國來說是個頭疼的問題。因此,中國對於歐洲的動向不能袖手旁觀。按照中國的邏輯,為了對抗歐洲的碳稅,就要自己擁有同樣的稅種,“以牙還牙”、“以碳稅制碳稅”,這種想法在增強。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想法就是通過把溫室氣體納入環境稅的征收范圍,激活排放權交易。2012年6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集環境專家召開了發布會,出席發布會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潘家華強調了碳稅對減排溫室氣體的有效性,他說,“中國將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內對碳稅和排放權交易進行研究”,並且自信地表示,中國的碳交易雖然還處在試行階段,但在二氧化硫的排放權交易方面已擁有經驗。如果環境稅將碳也納入體系,很可能拉近與歐洲制度之間的距離。可以說,中國此前一直把重點放在清潔開發機制(CDM)之上,而現如今已有了與國內企業的減排相結合,激活排放權交易的想法。

環境稅的另一個目的當然是改善國內的環境問題。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