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8日09:13
■1982年7月,豐田汽車工業公司與豐田汽車銷售公司合並,組成了現在的豐田。成立於1950年的豐田汽車銷售公司已經經營了32年。當時豐田汽車銷售公司的社長是現任會長豐田章一郎,豐田汽車工業公司的社長是豐田英二。
第一次向豐田汽車銷售公司的社長神谷正太郎(已故)介紹“工販合並”的構想是在70年代前期。但最終得出結論是在神谷去世之后。我雖然希望在神谷還健康的時候促成這件事情,但在他去世之前,因為他的病情,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無法征求他的意見。但合並又不能完全不征求他的意見。鑒於這些因素,實際的合並拖到了1982年。
“工販合並”是豐田的夙願(中左是名譽會長豐田英二,中右是會長豐田章一郎)。 |
制造與銷售達成怪異的妥協
說實話,豐田汽車工業公司與豐田汽車銷售公司分開有好的方面。但分開也有不好的地方。究竟哪個更好,要看形勢的變化。並不是分開更好,或是獨立更好這麼簡單。
盡管如此,確實有些事情因為合並才順利實現,或者說是有了令人欣慰的結果。一語概之,我們的全球業務能夠發展到今天的程度,是“工販合並”帶來的最大利益。畢竟我們最初決定合並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但是,如果單就日本國內來說,“工販合並”也帶來了不好的情況。那就是制造方面與銷售方面達成了怪異的妥協。而在此之前,銷售與制造吵得很凶。雖然招來了“豐田汽車工業公司與豐田汽車銷售公司總是在吵架”的非議,但之所以吵架,正是因為彼此都是認真的。而現在大家什麼都不吵。
就連我在當社長的時候,也沒有多余的廢話,只是強調“多造多賣”。就算明知賣不動,也要氣勢洶洶地命令:“去賣!”這是社長的號令,司令官就是這樣的角色。暫且不論參謀,司令官如果不喊“前進”,組織就會停滯不前。
無論是競爭,還是摩擦,如果沒有這樣的因素,無論做什麼都會一事無成。所以現在的日美摩擦可能也是件好事。但華盛頓插手干預商業的論戰,這讓事情變得有點棘手。
豐田現在經常說,要力爭成為優秀企業。但這不意味著要消除競爭。
而是之前一心一意求發展的豐田終於有了思考周圍環境的余地,日本整體也是如此。
以泡沫時期搶購美術品為例,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就是隻顧工作的人有了關注美術品的余地。這樣來看,泡沫也並非從頭到尾全都是壞事。
我個人是在(豐田達郎)社長患病之后,被大家推到了這個位置。社長的病治不好,我就一刻也不能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