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8日09:13
【相關新聞】
國界是個麻煩
這雖然也與現在的和平狀態在未來還能維持多久有關,但我並不樂觀地認為和平可以永遠維持下去。在現實中,和平也有可能遭到破壞。考慮到那種時候的情況,在日本國內確保堅實的制造業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先不說產量,隻要掌握生產技術的重要部分,要增加產量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如果連核心技術都已經丟掉,到了緊急時刻,就算再著急,也無濟於事。這或許正是一種風險管理。
常聽人說“現在是一個沒有國界的時代”,我們完全沒有這種感覺。畢竟汽車隻要走出日本一步,國際之間的糾紛就如此之多。要是沒有國界,比如把加利福尼亞州制造的汽車運到紐約,是不會出現任何糾紛的。而如果從日本運到加利福尼亞,事情恐怕馬上就會鬧大。國界其實是個相當麻煩的東西。
■1995年6月28日深夜,為了推動進展艱難的日美汽車談判達成協議,豐田發表了“新國際業務計劃”。要在1998年把北美的本地生產從1994年的73.5萬輛擴大到110萬輛,並且研究新建年產規模為10萬輛的工廠。這樣一來,到1998年,豐田在海外銷售的汽車約65%為海外制造。對此,日本通產省機械信息產業局局長渡邊修評價說:“豐田在5家汽車企業中最有進取心。”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意見指出這將導致國內減產。
除了日元升值,還有政治問題。如果單純考慮生產成本,繼續向海外轉移生產線才是上策。雖然有人會說制造技術必須留在日本國內,但僅憑一家企業的力量,恐怕守不住這道底線。這的確是一個難題。
最近,民族的團結變得非常強。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問題也不會那麼簡單地解決。不能忘記的是,他們並不是單純地為了利益而戰,而是在拼上性命在戰斗。
在現實中,地球上有很多這樣的國家。日本現在雖然悠然自得,但也不知道今后是否能一直這樣順利。
因此,我覺得,“是否在日本保留制造業技術”這樣的大命題雖然不是僅限於企業的問題,但企業也必須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思索。
公司的團結也變得古怪
讓問題變得更加復雜的是,現如今,企業與國家、國民與國家所瞄准的方向出現了微妙差異。二戰后,日本從一無所有出發,至今已經歷經了50個年頭,朝著“豐富物質”的目標,國家和國民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了一致的步調。但隨著物質方面達到可以滿意的水平,方向出現了混亂。
是確定新方向?還是在方向不明確的情況下想辦法將系統運用下去?碰上了這樣的難題。倘若出現能夠帶頭指出“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並且具有說服國民的影響力的總理大臣,大家的步調或許還能保持一致。
但是,如果每一位總理大臣都隻會高喊“自由,自由,隻要自由什麼都好”,不辦實事,大家便會各自為政。政黨方面也是,如果是2大政黨交鋒還可以接受,但如果分裂成10個、20個小黨,恐怕誰是誰都鬧不清楚。
正因為如此,青島幸男才能當選東京都知事。當然,青島說不定會做的不錯,結果現在還不知道。但他的當選確實是混亂的產物。
在這樣的局面下,勉強沒有四分五裂的是什麼?隻有企業。但時至今日,企業也已經變得相當古怪了。
因為面臨著空洞化,團結企業上下自然變得困難。如果企業的經營者都放棄在日本維系事業,把“隻計算資本就好”挂在嘴上,團結也就無從談起。
當然,我完全沒有說“日本國內應堅如磐石,制造技術和一切都應該堅持留在日本國內”的意思。即便是1982年的“工販合並”,我也是站在“統一成一家公司更有利於豐田開展全球化”的角度,從大約10年之前開始著手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