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0日09:09
日本車在東盟市場的銷量已超過中國
而另一方面,東盟市場的魅力也日益上升。例如對於日本的汽車制造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的乘用車銷量為1549.52萬輛,比上年增加了7.1%。但日系車的銷售總和僅為254.2萬輛,比上年減少了9.5%。日系車的市場份額從2008年的超過25%滑落到了16.4%。
而在東盟市場上,日系車的勢頭強勁。在私家車開始普及的東盟6個較發達國家(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新加坡),日系車的份額佔到了近8成。2012年,這6國的市場規模比上年擴大近2成,達到了348萬輛,日系車的銷量也突破了273萬輛。雖然中國的市場總體規模是東盟的4.5倍,但對於日企而言,在東盟的銷量已經超過了中國。
在靠近市場的地方生產——從制造業的基本原則出發,地處東盟市場之中、靠近中印市場的湄公河流域明顯是具有魅力的“工廠”。
面對環境的變化,大型車載設備生產商歌樂最先採取了行動。歌樂過去在中國生產的產品佔到總量的6成多,而2013年開始到2015年期間,該公司將把這一比例降低到4成左右。並相應地增強泰國工廠的產能。車載音響和導航儀產品將在3年內,從2012財年的月產10萬台增加到24萬台。為此,剛剛於2012年4月落成的泰國工廠將從2013財年開始擴建。
上圖為2012年投產的歌樂泰國工廠。下圖為韓國三星電子在越南建設的智能手機新工廠。越南總理阮晉勇(左起第6位)出席動工儀式。 |
談到目的,歌樂的董事河元哲史表示,“我們想消除中國一極集中的風險”。考慮到人工費和部件企業集中等因素,目前在華生產依然大有裨益,但招不到工人、無法按照計劃生產等問題正逐漸顯現。
市場擴大的並不只是汽車領域。東盟境內有6億多人口,消費中間層日益壯大。日用品等各種消費產品的市場也在逐漸成形。
當然,湄公河流域同樣存在風險。2011年,泰國發生了大洪水。在越南和柬埔寨,進駐當地的企業備受慢性電力短缺的困擾。緬甸的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還任重而道遠,面朝大海的老撾則在物流方面問題重重。
盡管如此,湄公河作為生產基地的潛力依然無可比擬。東盟計劃在2015年底建立經濟共同體。到那時,域內的關稅原則上將取消。現在,東盟較發達國家之間已經撤銷了關稅。人工費低廉的CLMV也將加入進來。包括從越南出發,途徑老撾和泰國,最終抵達緬甸的東西經濟走廊在內,東盟還計劃建設9條跨越國境的干線公路。
另外,東盟國家的人員往來也將趨於自由。雖然單純勞動者不包括在內,但擁有技能的工程師可以自由往來。在基礎設施方面,湄公河流域也具備了成為世界工廠的條件。
東盟已經和中國及印度簽署了FTA(自由貿易協定),可以免稅向亞洲的大市場出口。部分國家還參加了TPP(環太平洋經濟合作協議)談判,未來有望成為向美國等更加廣泛地區的出口基地。(日經技術在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