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专题>>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本田的绝地反击——让开发“世界化”

2013年02月22日08:41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相关新闻】

索尼小心,富士康来了!

富士通将大幅重组半导体业务,全球裁员5000人

【人物专访】项兵:中国应该参股沃尔玛

松下能否告别“陈腐”重振雄风?

全美第一“零售商”苹果从日本学到的

索尼,能否重拾往日的热情?

就任3年半。在业绩复苏的背后,本田公司社长伊东孝绅进行着大胆的改革。革新全部发动机,与海外联手开发新车,吸引年轻消费群。对市场环境变化反应过慢的本田,此次将如何发起绝地反击?

打响全面反攻第一枪的是一辆汽车。

2013年1月,北美国际车展在美国的底特律开幕。在展会上,伊东孝绅发布了“Urban SUV Concept”。他推介说,这是一款主攻年轻人群的小型SUV(多功能运动车),卖点是本田擅长的车内空间设计。该车2012年底在日本亮相,2014年登陆美国,由将在同年投产的墨西哥新工厂生产。

在本届车展上,高层发表演讲的日本企业只有本田一家。伊东之所以特意出席,是因为这款商品对本田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田的目标是使这款汽车与底盘相同的小型车“飞度”、轿车“City”一道,在2016年实现150万辆的全球年销量。这基本相当于现在同类汽车销售数量的2倍。而时间只有4年。对于同期内汽车总销量从现在的400万辆增加到600万辆的宏伟目标,这款汽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说本田一直走在日本制造业全球化的前列,恐怕不会有多少人反对。该公司从很早以前就在全球开展摩托车业务,并率先在美国启动了汽车的生产。

本田这位领跑者表现开始失常始于2008年的雷曼危机。直接因素自然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全球范围的销量减少,东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灾造成的部件短缺等都迫使本田陷入了停产。

但伊东看到的并非仅仅如此。“雷曼危机导致的不只是单纯的销量减少,社会构造也发生了改变”。本田虽然依靠坚挺的摩托车业务躲过了亏损,但面对风云突变的世界,并没有为生存下去做好准备。

首先是技术实力。原本自信满满的发动机逐渐失去了优势。自从1972年推出的CVCC发动机在全球率先达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严格的环境标准以来,本田一直在不停地创造划时代的发动机。

最近的情况又如何呢?在世界汽车行业,把直喷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增压器)相结合,在小排量下兼顾行驶和燃效的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一大潮流。率先着手“减配”的是德国大众公司。


“发展顺利时偷懒了”

在混合动力车领域,拥有“普锐斯”的丰田公司一马当先。在清洁柴油车领域,马自达公司开发出了新技术“SKYACTIV”,本田的对手们纷纷成为了聚光灯下的主角。

“在雷曼危机之前发展还算顺利的时候偷懒了。因为没有高瞻远瞩,进行挑战,我们欠下了很多老账。”

正如伊东的自我反省一样,本田丧失了曾经引以为傲的技术优势。

在左右新一轮增长的新兴市场上的表现同样欠佳。凭借“雅阁”的畅销,本田在中国市场上本应建立起一定的地位,但在其他公司的轮番攻势之下,本田的销量停滞不前,在印度也仅停留在小制造商的水平。在俄罗斯和巴西也同样居于弱势。本田描绘的“首先利用摩托车打造品牌,同时开拓部件企业,为汽车业务做准备”的战略俨然一纸空文。

在发达国家,本田的对手也在增加。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等韩国企业在美国和欧洲发起攻势,底特律的美国企业开始致力于高燃效的小型车市场。以大众为首的欧洲企业则接二连三地向本田的主战场——美国市场投放新型车。

开篇介绍的Urban SUV是本田对这些课题做出的回答之一。该车配备新开发的“EARTH DREAMS TECHNOLOGY”发动机和变速箱,上市范围遍及全球。除了增加在新兴市场国家的销量之外,重新强化美国的年轻人市场,抵抗韩国企业的攻势也是这款汽车上市的目的。

随着地震和洪灾影响的消除,新车效果显现,销售目前正在恢复。外部调查机构对于本田车仍然评价颇高。但是,要想适应伊东所称发生了变化的“社会构造”,改革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因此,不只是汽车,本田还改变了公司的机制。

摆脱以日本为中心开发的“六管齐下”、根据各地部件企业和生产体制制造商品的“本地最佳图纸”——在这些关键词的指引下,本田在日本国内的业务机能逐渐转移到了海外。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不转变思路就没有出路。本田的生产一线重新迈开了脚步。那里究竟发生什么变化?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