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未来工厂】(三):跨越单元生产的障碍(下)

2013年09月13日08:32    

【相关新闻】

亚洲金融风暴是否会重演?

微软收购诺基亚究竟意欲何为?

索尼在新商品中蕴藏的决心

史蒂夫?鲍尔默留下了什么样的成果?

亚洲经济减速,“安倍经济学”出现变数

 

下面笔者就来介绍一下跨越“单人式单元生产”的第二个障碍——品质确保的方法。笔者对设计的基本看法是“产品生产的95%由设计(产品设计及工序设计)决定”。也就是说,要想弥补人类集中力和注意力不好的弱点,跨越建立品质管理体制这个障碍,就必须在设计上下功夫。

因此,首先要转变思路,由“不制造次品”转变成“制造不出次品”。这相当于防止交通事故中的主动安全。也就是说,要想确保品质,关键是构建“制造不出次品的设计体制”。

其方法有很多,而现在的主流方法是三维CAD、田口方法(质量工程学)、公差分析、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及这些方法的组合。笔者采用的三维CAD接合FMEA的方法。

笔者把从设计部门拿到的三维CAD数据作为数字样品,彻底评估有可能出现组装失误的部分。比如,检查零件有没有正反面,忘记拧螺钉时能否检查出来等要点。也就是从生产现场的视点出发,对零件和工序逐一进行评估。

FMEA通常采用1~3分或1~5分的评分等级,而笔者采用的是0~2分的三级评分。基于FMEA的检验单如图3所示,笔者简化评分等级是为了加快评估速度。因为笔者在罗兰公司工作时负责的产品是大型喷墨打印机,必须评估几千个零件。

图3:利用FMEA方法制作的检查单

弥补人类集中力和注意力不好问题的体制之一。为了能在设计和设备两方面“防错”而进行检查。对最好的情况给“0”分,更容易表示极端状态。

之所以采用“0”分,是因为笔者觉得“发生度”、“重要度”、“检出度”这三个检查项目都最好为“0”。也就是说,目标是发生度×重要度×检出度=0。最好是发生度为0,也就是说绝对不会出现品质问题。重要度为0,就意味着可以去掉这些零件和工序。最后一道防线是,一定能检查出问题(没有漏检),即检出度为0。

然后就是把生产部门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的品质评估的结果反馈给设计部门,不过此时有件事情应该注意,那就是拿出备用方案。如果只是对忙碌的设计负责人说“这里会出问题,想想怎么解决”,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关系就会出现隔阂。而如果这样说,“我觉得这部分如果这样调整一下设计,发生度就会变成0。我已经按照生产部门的情况修改了零件的数据,请您确认一下。这样还能削减成本”,设计者就更容易接受。

彻底的防错设计要一直持续到试制阶段,这是应该凝聚工程师智慧的地方。这样,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齐心协力,还有利于形成能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优秀新产品的竞争力。

工序中的防错机制

如果鉴于技术原因和成本原因,在设计中无法引入防错机制,那么就需要在工序中引入防错机制。下面举一个使用高度尺确认高度工序中的例子。

高度尺分模拟读数和数字显示两种,使用模拟读数型高度尺时存在视差,本来刻度的读取方法就不好掌握,而使用数字显示型高度尺就很少出现读错数字的情况。

于是,笔者在该工序中导入了组合使用可将测量值无线传输到PC的数字式高度尺和接触式探头、对测量值和PC上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的方式。这样就能减轻工作负担,工人无需读取测量值,如果PC上显示蓝色的“OK”则进入下一工序,而如果显示红色的“NG”则重新调整。这样一来,工人不需要刻意做检查,而是在工序中自然进行检查。

本来最终检查就是为了分出合格品和次品。流水线生产会在最后工序设置最终检查,但如果到这个阶段才发现次品,损失将不可估量。而且,有时还会影响到负责问题工序的工人与终检负责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因为,无论是谁,被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都会不舒服。

而单人式单元生产不设检查人员。由工人自己“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检查适当的特性”。这被称作“自我完成型单工序保证”,如果不合格就不进入下一个工序。采用的是引入了防错机制的“不依赖人,而在工序内打造品质”的做法。如果彻底贯彻这一机制,即使是拥有几千个工序的组装,也可以很自信地说,“进入最后工序的产品全是合格产品”。

由于工人通过自我检查亲自找出自己的工作失误,因此不会因为“被别人找出错误”而感到不舒服。他们反而会想,“呀,这次失败了,下次绝对不再失败了”,会产生上进心。这也是单人式单元生产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的原因之一。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