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東京奧運會是一柄雙刃劍

2013年09月17日13:53    

【相關新聞】

【未來工廠】(四):數字操作手冊的制作方法

日元貶值推動外國游客猛增,唯中國游客仍受關系惡化影響

【未來工廠】(三):跨越單元生產的障礙(下)

亞洲金融風暴是否會重演?

微軟收購諾基亞究竟意欲何為?

2020年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主辦權已經花落東京。這場世界最大規模的賽事活動有望為“安倍經濟學”提供強大支持。通過舉辦奧運,不僅可加快運動場館等奧運相關設施,以及公路、鐵路、機場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還能夠起到吸引海外游客的作用。

基礎設施建設是“安倍經濟學”中通過擴大公共支出拉動需求的第二支“箭”,而大幅增加海外游客也恰恰符合相當於第三支“箭”的“發展戰略”。按照東京都的估算,包括改造國立競技場、利用民間資金建設奧運村、換購家電,以及國內外游客的住宿、餐飲和相關商品消費在內,在2020年之前,將產生29609億日元的經濟波及效果。

東京都的估算僅限於與舉辦奧運會直接相關的投資,但更多的意見認為,奧運對於日本經濟的實際影響還要大。其中之一便是基礎設施建設。

首都高速4成路段服役逾40年

例如,作為東京都市中心大動脈的首都高速公路的維修。首都高速的建設從上屆東京奧運會開始,全長301.1公裡,其中約30%開通至今已經使用了40年以上,服役30年∼39年的路段也多達16%。包括為改善中心區景觀而實現地下化在內,關於維修首都高速的討論已經進行了多年,舉辦奧運完全有可能加快其進程。

關於公路建設,不少觀點認為,為了緩解市中心交通擁堵,延長“東京外郭環狀道路”(外環路)、推動建設位於郊外的“首都圈中央聯絡高速公路”(圈央道)等行動都將展開。

不只是公路。鐵路方面,傳聞東京站至羽田機場、東京站至成田機場將建設部分新路線。很多人期待新干線能夠從東京站延伸至羽田機場。大和証券公司戰略師近藤慶幸還透露說,預定於2027年開通的“東京至名古屋的磁懸浮中央新干線也傳出了提前建設的消息”。

還有人呼吁羽田機場擴增國際航線,實現24小時運營。諸如此類,人們期待能夠一舉擴充機場到市中心的交通基礎設施。

此外,地點選定在東京灣沿岸中央區晴海的奧運村預定由民間企業建設,在奧運會結束后收回,作為高級公寓出售。與之相應,在周邊地區開發高級公寓等的計劃也紛紛出籠。如果“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射出后,建筑容積率等相關規制得到放寬,這一動向估計還將加快。

單是公共事業,需要的建設投資就十分龐大。按照大和証券等的推算,假設首都高速大規模更新20公裡左右、維修30公裡左右,就需要大約7900億∼9100億日元的投資,延長外環路的投資高達約1.28萬億日元。而國立競技場的翻建需要大約1338億日元。

至於這些是否將全部商業化,現在當然是不得而知。但包括東京站至羽田機場之間的鐵路在內,尚未估算出投資額的項目還為數眾多,僅官方需求,奧運會之前的總投資額可能就高達數萬億日元。而且,正如SMBC日興証券公司經濟學家中村香央裡所稱,這樣“既能刺激民間投資,而且在增加游客方面也將產生強大影響。”僅此一點,在今后7年多的時間裡,奧運會對於日本經濟將起到巨大的刺激效果。

公共投資增加也可能導致經常項目虧損

另一方面,隱憂也同樣存在。那就是在奧運會的帶動下,公共投資有可能過度增加。最有可能擴大的,是與“安倍經濟學”第二支“箭”設想的“國土強韌化”有關的防災、減災公共投資。自民黨國土強韌化綜合調查會在2012年曾經提出,包括東京圈在內,日本全國各地公路、橋梁、堤壩和港口的維護、維修及抗震化“在今后10年需要200萬億日元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

的確,公共基礎設施的老化越來越嚴重。按照巴克萊証券公司調查研究部門(Barclays Research)首席經濟學家森田京平的推測,“使用年限已經過了大約3分之1或一半”,因此可以認為,維修等投資的必要性正在增加。

但日本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每年劃撥的公共投資已經達到20萬億日元規模。森田稱:“如果以4萬億∼5萬億日元的規模增加,日本有可能會陷入經常項目赤字。”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作為投資資本的儲蓄已開始減少,倘若在這個時機擴大投資,從宏觀來看,這意味著過不了多久,日本就必須依靠海外的資本流入。如果出現經常項目赤字,大幅貨幣貶值將抬升進口價格,導致物價上漲,甚至還有可能造成利率飆升。

再者,奧運會舉行的2020年,也是日本向國際承諾重建財政,使基礎財政收支實現盈余的年份。即使打算以公共投資為中心改善經濟,其中的局限性應該也是必須思考的因素。

自民黨的一位國會議員認為:“不可否認,隨著奧運公共投資的增加,對於國土強韌化的公共投資也有可能擴大。如果持續膨脹,甚至可能出現東京圈與其他地區爭搶預算的事態。”

對於日本經濟而言,2020年東京奧運是久違的喜訊。但不能忘記的是,在這則喜訊的背后,也隱藏著可能成為雙刃劍的“鋒芒”。(作者:田村賢司,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