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亞洲金融風暴是否會重演?

2013年09月12日08:36    

【相關新聞】

微軟收購諾基亞究竟意欲何為?

索尼在新商品中蘊藏的決心

史蒂夫•鮑爾默留下了什麼樣的成果?

亞洲經濟減速,“安倍經濟學”出現變數

【未來工廠】(一):從事產品生產的資格

2013年8月以來,印度、印尼“雙印”的股市和匯市遭到重創,引發投資人憂慮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重演。雙印的股匯雙跌戲碼,東南亞國家中,誰會是下一個?

馬來西亞預料將現經常項目赤字,金融市場恐有動蕩(攝影:程思迪)

答案,就在擁有“三高”危險因子,也就是高債務、高赤字、高漲幅的國家。這些國家就像患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慢性疾病,平時不容易出現危險症狀,但是若發病,極可能致命。

綜合摩根士丹利、野村、美銀美林等多家國際投資機構,針對QE(量化寬鬆)退場進行的脆弱評比,東南亞國家之中,以印尼處境最嚴峻,泰國和馬來西亞面臨沖擊的風險也很高,原因是都具備了“三高”脆弱指標中的危險因子。

第一項脆弱指標,就是外債佔GDP比重較高。如果一個國家的政府、企業和銀行體系,吸引了大量國際資金,而且是以外債形式流入,一旦風吹草動,更容易發生資本外逃。

自QE實施以來,外資在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股市及政府債券的持有比重節節攀升。尤其是印尼,短期外債的比重相對較高,如果短期內貨幣大幅貶值,很容易引發貨幣危機。

泰國和馬來西亞是東南亞五國中國內私人債務佔GDP比重最高的,高外債和國內私人債務比重超標,意味著泰國和馬來西亞的產業市場已潛存泡沫危機,一旦國際資金外流,將面臨資產價格下跌、金融市場震蕩和貨幣貶值壓力,陷入火燒連環船窘境。

第二項脆弱指標是高赤字。經常項目赤字意味著過度借貸、太多投機性的投資、債務急速攀漲等因素造成,是經濟基本面走疲的警訊。

東南亞國家的經常項目順差萎縮甚至陷入逆差,被野村証券視為風險信號。其中,印尼的經常項目赤字最嚴重,最新公布的第二季經常項目赤字更攀升至歷史新高,才會造成股匯市雙雙重挫。

第三項脆弱指標,則是股匯市漲幅高的國家,因為熱錢流入越多,撤走的沖擊也越大。

過去4年多,全球央行由美聯儲帶頭,大印鈔票、壓低利率,美國4次QE,估計投下3.4萬億美元,經過金融市場的杠杆操作,熱錢大量流入新興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吹出龐大的信貸和資產通膨泡沫。

熱錢吹起多大的泡沫?短短4年半,國際資金大舉涌入炒作,東南亞股市頻創歷史新高,股市市值翻了好幾倍,其中,印尼漲了逾6.3倍、菲律賓漲了近5倍、泰國漲了逾405倍,外資在這些東南亞股票和債券市場持股比重皆創新高。

一旦資金派對近尾聲,這些原本熱錢追捧的市場,反而成了外資率先獲利了結的提款機。

富邦金控經濟研究中心資深協理羅瑋表示,無論東南亞股市、債市或貨幣市場,漲幅皆和QE制造的熱錢相關,因此一旦QE逆轉,一些漲多且體質虛胖的市場最敏感。

整體而言,從外債、經常項目赤字和股匯市漲幅的“三高”指標來看,繼印度和印尼之后,下一個可能會面臨資金撤出沖擊的受害者,將是泰國和馬來西亞。

盡管東南亞國家的脆弱度攀升,但相較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代,目前多數央行的風險承受力都已非昔日的吳下阿蒙,即使熱錢大量外流,也不至於演變成另一場金融風暴。

外匯存底增加,就是這些國家最大的保護網。外匯存底越高,意味著,一個經濟體越能夠應對資金撤退的震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印尼外匯存底持續縮減,這也是它成為最脆弱東南亞國家的主因。

此外,羅瑋表示,有了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經驗,即使QE退場引爆另一波金融危機,美國、日本、歐洲和中國央行也會聯手救市,因此,亞洲金融危機重演的可能性不高。

“未來,東南亞還有兩道關卡要過。”財經作家王伯達表示,等到QE真正退場,以及接踵而來的升息循環,才是東南亞國家乃至整體新興市場的更大考驗。

王伯達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1994年美聯儲啟動升息循環,但亞洲金融風暴在1997年才爆發,可見利率升高是溫水煮青蛙。當美聯儲開始結束超低利率、轉向升息時,絕大多數新興經濟體恐難逃這場慢性病危機。

面對這波資金撤退潮,過去表現亮眼的東南亞基金該怎麼辦?最好暫時先避開體質較弱的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同樣脆弱的經濟體,還有新興拉美,尤其是巴西,股匯市下跌的風險不亞於東南亞國家,還未進場的投資人宜先觀望。

王伯達則建議,手上有東南亞基金的投資人,若投資超過3年,即使最近股市回檔,現在仍是有賺,建議先行獲利了結、入袋為安,因為未來一至二年,東南亞狀況不會太好。

如今,全世界都盯著美聯儲何時開始關上QE水龍頭,加上后續的升息循環啟動,都將會造成新興市場股匯債市的大震蕩,對於體質較弱的東南亞市場而言,壞日子可能才剛剛開始。(撰文:鄧麗萍,日經技術在線! 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