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專題>>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工業設計

最新拆除技術讓超高層建筑悄無聲息地“縮水”

2012年11月08日09:29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在日本東京千代田區大手町,坐落著一棟24層建筑“裡索那瑪璐哈大廈(Resona Maruha Building)”。10月底,這棟面朝皇宮、高108米的超高層建筑“縮水”了兩米,拆除施工就此全面展開。今后,這棟大廈將逐漸降低高度,在2013年1月下旬徹底消失。

現高106米的“Resona Maruha Building”(攝影:日經建筑)

從底部支撐2.7萬噸大廈的千斤頂(攝影:日經建筑)

拆除施工是由三菱地所公司和JX控股公司發包,由鹿島公司與NIPPO公司的聯營體(JV)實施。

拆除方法是首先在一層的立柱上安裝千斤頂,在臨時撐起重達2.7萬噸的大廈主體結構后,從低樓層開始逐層進行拆除。完成一層的拆除后,千斤頂的高度就降低1層,如此反復進行相同的操作。

此次拆除完全不在建筑上部進行作業。鹿島稱,這種施工方法是在保持大廈外觀的狀態下,如同“達摩落”游戲一般逐漸降低高度,因此,“周圍的人注意不到正在進行拆除施工”。

這種拆除方法被命名為“鹿島削低施工法”,2008年在拆除東京港區的2棟鹿島舊總部大廈時首次投入使用。兩棟大廈的高度分別是75米和65米。

拆除Resona Maruha Building是第二次採用該方法,也是第一次用於拆除高度超過100米的大廈。

    

利用鹿島削低施工法拆除“Resona Maruha Building”的模式圖(資料:鹿島)

從永代路眺望北側。圖左搭建了臨時圍牆的建筑就是“Resona Maruha Building”。周邊超高層建筑林立。左為皇居方向,右為東京站方向。(攝影:日經建筑)

拆除一層僅需3天

   

插入千斤頂(資料:鹿島)         拆除高層的梁和地板(資料:鹿島) 

Resona Maruha Building總建筑面積為75,413.9平方米,1978年完工。地上為鋼骨(S)結構,地下為鋼骨鋼筋混凝土(SRC)結構。

    

切斷立柱(資料:鹿島) 升起千斤頂(資料:鹿島) 降下所有千斤頂(資料:鹿島)

施工首先要切斷一層的立柱,在縫隙中插入千斤頂。千斤頂為液壓式,1台的起重量為1.5萬千牛(約1500噸)。40根立柱每根設置1台,共計40台。

接著,拆除並清理地面附近低樓層的梁、地板、外裝材料。

然后按照順序,逐一把每根立柱切掉70∼80厘米,使千斤頂升起同等高度代替立柱進行支撐。

將一周的立柱的全部切割后,再使千斤頂同時下降,下降的幅度與切割的高度相當。這項操作重復5次即可完成一層的拆除。

鹿島事先在其技術研究所對千斤頂的性能進行了測試。經確認,1台千斤頂最大具備2.25萬千牛的支撐力,40台千斤頂能夠以高精度同時伸縮。

按照鹿島JV的計劃,拆除Resona Maruha Building的一層隻需3天。

按照日本相關法律和條例的規定,產生噪聲和振動的拆除施工通常禁止夜間作業。而使用削低施工法,收縮千斤頂降低建筑高度的作業在法律上並不屬於拆除施工。通過在夜間進行這種作業,可以縮短工期。

(責任編輯:財經實習、劉陽)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