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專題>>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工業設計

拆解iPhone5:設計簡潔至極,缺乏挑戰

2012年11月12日08:52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2012年9月,美國蘋果公司推出了新款智能手機iPhone 5。這款商品頓時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為了對其設計進行剖析,《日經設計》拆解組仰仗Leading Edge Design公司設計師山中俊治的協助,對其內部進行了拆解和分析。

“普通但合理”,打開iPhone 5,看到內部零部件,Leading Edge Design的山中俊治這樣說道。

在此之前,《日經設計》也曾拆解過多款蘋果產品,對其設計進行評測,但在拆解過程之中,卻從來沒有人說過“普通”一詞。打破常規,利用切削加工制造量產品,為了實現心目中的設計,不惜要求組裝廠進行復雜的手工作業——在至今上市的產品的設計中,處處顯現著蘋果的這種姿態度。對於看慣了此類設計的《日經設計》拆解組來說,iPhone 5的內部簡潔得有些無趣。

山中說:“一般來說,第一批供貨產品為了趕上出貨期,往往會出現生拼硬湊的設計,但這次卻完全找不到這樣的破綻。”可以說iPhone5明確地理解了設計意圖,貫徹了企業的設想。

那麼,蘋果希望通過iPhone 5的設計實現什麼目標呢?按照山中的話來說,就是“考慮到維修和維護的設計”。

能夠快速維修的設計 

史蒂夫•喬布斯在世的時候,蘋果極端排斥第三方查看產品的內部。從該公司申請的外裝設計專利來看,使外裝完全封閉,不僅無法拆解,而且沒有任何拼接痕跡的專利不止一項。在其他有關外裝設計的專利中,也時常出現“無縫”之類的詞匯,由此不難看出,蘋果為了消除組裝的痕跡、令內部遁於無形,可謂煞費苦心。

為了實現這種設計目的,蘋果在過去曾經對內部黑盒子化,產品發生故障時就更換產品。但隨著新任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走馬上任,蘋果似乎逐漸轉換了方針。

雖說現在依然是找不到竅門就無法輕鬆拆開機殼,但與過去不同的是,為了使維修人員能夠快速准確地進行維修,iPhone 5為拆機維修設計了明確的步驟。隻要具備相關知識,就能輕鬆在機身上找到溝槽,使用刮刀、螺絲刀插入槽內撬開,銜接后蓋與機身的卡扣即使撬開也不會損壞。

打開后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Home鍵、玻璃屏幕面板以及電池,都是維修和更換最為頻繁的部分。部件布局對於可維護性的注重可見一斑。

考慮全面的並不只是維修和支持方面。iPhone 5因為縮小了機身厚度,在外殼內側安裝螺絲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包括螺絲孔略微傾斜在內,對於生產效率的考慮也必不少。

隨著智能手機的高功能化,器件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對於代工組裝iPhone的工廠而言,改善勞動環境成為了當務之急,已經難以實現以往那樣的低成本制造。而減輕制造負擔的必要性給iPhone 5帶來了重大的影響,這一點從蘋果的設計上可見一斑。山中指出,雖說設計非常精煉,但“制造上令人驚嘆的挑戰也消失了”。

(責任編輯:財經實習、劉陽)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