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專題>>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德國可再生能源政策剖析(下)抑制過快普及勢頭,完成“能源轉型”實驗

2012年11月30日09:38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上一篇】德國可再生能源政策剖析(上)電價上漲過快,公平問題凸顯

為區區5%的太陽能耗費一半成本

在這裡,讓我們來確認一下德國政府2011年7月公布的“能源轉型”(Energiewende)的內容。“能源轉型”決定,在2022年之前放棄核電,把可再生能源作為主要電源。在當時,可再生能源在電力中所佔的比例僅為17%,按照目標,到2020年,這個比例將翻番,達到35%,之后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50%、2040年的65%、2050年的80%。為此,德國將維持或提高FIT的水平,建設基礎設施。

主角是海上風力發電,在2030年之前將建設2500萬千瓦的設備,其中1000萬千瓦將在2020年之前完成開發。發展海上風力的地區是波羅的海和北海,電力要從這裡向工業企業眾多、高度依賴核電的南部輸送。除了鋪設從海上風力發電地區到陸地的海底電纜之外,陸地上還需要搭設輸電線,其全國總長將達到3600公裡。除了基礎設施之外,對擴大的不穩定電力進行監控的體制和電力市場也要加以完善。而且,核電站減少與可再生能源普及之間的時間差需要利用高效率火力發電進行填補,包括老化設備的替代品在內,10年內需要建設裝機容量為2000萬千瓦的設備。

然而,由於太陽能發電的增加超出預計,情況發生了變化。2011年750萬千瓦,2012年76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的裝機容量連續兩年飆升。隨著可再生能源中成本高、效率差的太陽能發電的普及,各種各樣的問題提前顯現了出來。甚至有看法指出,可再生能源的建設費用有2分之1花到了太陽能發電上,但對於發電的貢獻卻隻有5%(在可再生能源中佔2成)。

2012年6月,為了遏制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上漲,德國單獨調整了太陽能發電的FIT,追溯至4月生效。調整的內容包括,收購價格下調2∼3成,把修改的時間從半年調整為每月,採用5200萬千瓦的總量限制(決定時實際為3000萬千瓦)等。按照設想,在調整之后,裝機容量會回落到250萬∼300萬千瓦。但是,在建設成本不斷下跌,電價上漲等背景下,進入2012年后,普及的速度並沒有放慢。

電網運營公司已暗示將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費,因此,默克爾政府必須要採取對策以抑制電價上漲。這就是10月11日召開環境部長會議的原因。德國雖然在6月針對最大的成本因素太陽能發電制定了限制措施,但現在僅憑這樣的措施已經不再湊效。電價水平雖然也是問題,但解決供求緊張導致的供應不穩已經是刻不容緩。

把可再生能源普及的勢頭控制在合理水平

如上所述,德國政府進行調整的最大因素在於可再生能源的增加超出了預計。不單是電價暴漲引發了爭論,而且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完善等方面的設計跟不上建設的速度,出現了引發供應危機的隱患。德國政府此舉是為了把可再生能源普及的勢頭控制在合理水平,設計並確立接收可再生能源的高水平系統。

在德國的發電量中可再生能源所佔比率,2000年還隻有6%,但2010年已經達到17%,2011年更是上升到了20%。2011年,隨著7座核電站停運,可再生能源所佔比率首次超過了核電。進入2012年后,

其發展的勢頭也絲毫未減,上半年的增幅高達24%,9個月累計增幅已經達到了26%(資料3)。隻用了10年多的時間,份額就增加了2成。裝機總容量約為7000萬千瓦,其中,風力發電佔3000萬千瓦,光伏發電佔30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佔550萬千瓦,水力發電佔440萬千瓦。在這9個月之內,太陽能的發電量比上年增加53%,達到250億千瓦時,份額也從4.1%增加到了6.1%。風力發電則從8.0%增加到8.6%,生物質發電的份額為6%。

    資料3.發電量構成比(德國,2012年上半年)

    (資料)能源和水資源經濟協會(BVEW) "Entwicklungen in der Deutschen Stromwirtschaft im 1. Halbjahr 2012

    (出處)德累斯頓信息文件

既然電源增加了這麼多,在優先性有保障的情況下,發電量就會不斷增加,2012年的電力出口順差必將擴大。在實施電力自由化以后,德國一直處於出口順差,但隨著7座核電站於2011年停運,順差已經有所減少。然而,進入2012年之后,出口之勢越來越旺(資料4)。在發電量增加的影響下,電力市場價格下跌,德國的電力價格具備了競爭力。歐盟碳交易行情之所以一直維持在低水平,除了經濟低迷之外,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增加也是一個因素。

資料4.電力每月進出口平衡變化(德國)

(注)年出口順差的變化(億千瓦時):144(2009)→176(2010)→60(2011)

(資料)聯邦統計局 GENESIS-ONLINE Aussenhandel

(出處)德累斯頓信息文件

電網運營公司的代表在10月敲響了警鐘:“(可再生能源發電所佔比率在)2020年達到35%的目標很容易實現,到完全廢除核電的2022年,比率將達到50%。如果計劃全都如期完成,到2025年,比率就將達到63∼64%。這不是可持續發展。雖然在下一座核電站停運的2015年之前還不會出現危機狀況,但之后的情況還很難說。”

全力解決暴露出的課題

如上所述,隨著可再生能源激增,電價問題首先點燃。緊接著,基礎設施和監控系統完善進度緩慢、火力發電建設積極性低下、中央政府與州政府之間認識存在差距等眾多需要解決的課題也一下子暴露了出來。

舉例來說,由於海底電纜鋪設速度慢,影響到了海上風力建設的日程,因此,如何減輕負擔成為了問題。在可再生能源享受優惠並借此激增的情況下,新建火力發電的積極性逐日下降。火力發電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功率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備份電源,利用率不斷下降。現如今,建立令備用電源也能夠收回投資的機制勢在必行。

默克爾政府的“能源轉型”並不能確保已經滲透到了地方。北部各州發展海上風力等風力發電,除了滿足自身需求外,還計劃向其他州供應。原本缺乏電力的南部各州則打算構建利用太陽能、生物質、熱電聯產的“分散型系統”,通過建設天然氣火力發電設備實現自給自足。如果各州各自制定計劃,不僅會促使可再生能源提前得到普及,同時還會削弱建設輸電網的必要性。就算進行輸電網建設,也有可能派不上用場。因此,中央與地方有必要密切進行溝通,使國家的政策得到滲透。

而且,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普及還影響到了周邊國家。德國南北潮流的變化令西邊的比利時、荷蘭,東邊的波蘭、捷克不知所措。隻要輸電線相連,電力就會流通。德國一刮風,大量產生的電力就將通入鄰國的輸電線,使當地需要停止發電。鄰國必須要隨時監控德國的天氣情況,調整本國的供求關系。輸電線的使用規則目前還在討論之中,各國對於“免費午餐的狀況”越來越感到不滿。為此,歐盟已經提出了以境內為整體進行協調的方針,但還需要盡快加以實施。

如何面對宏偉的實驗?

德國自稱以可再生能源為主要電源的“能源轉型”是“發達國家中獨一無二的宏偉實驗”,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在制定政策時,德國政府已經預料到了轉型將伴隨諸多課題。現在,默克爾政府正准備在放慢可再生能源普及速度的同時,提高調整速度。

11月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召集16個州政府的代表開會,關於共享信息與政策進行了交流。決定由全體國民共同承擔海底電纜建設慢帶來的負擔。為推動輸電線的建設,有關方面還在討論向建設地區提供的援助措施。按照歐盟的指令,其成員國有義務在2020年之前,使可再生能源達到總能源使用量的2成。各成員國一致認為,以歐盟為整體對電流等進行監控,建設國家之間的供電線網,這非常重要。與此同時,歐盟還在推動在本地調整供求平衡的智能電網。挪威認為,通過在水壩上安裝發電機,進行抽蓄發電,就能夠創造出2500萬千瓦的調整能力。

在眾說紛紜之中,到2012年初,德國太陽能發電的建設成本與零售電價達到相同水平,實現了電網平價。該國環境部稱:“現在施行的FIT規定,對於30千瓦以下規模的發電設備,收購價格為1千瓦時17.9歐分,1MW以上規模的設備則為12.4歐分,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建設多少設備,都不會導致家用電力漲價。”

筆者猜測,作為歐盟的經濟大國,德國應該會與歐盟聯手,一步步解決課題。在2012∼13年使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份額增加2成,德國已創下了這個奇跡,今后該國將如何解決暴露出來的課題,對此筆者將繼續加以關注。(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