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聯網汽車”正成為硅谷關注的新焦點

2013年07月22日08:31    

【相關新聞】

與人對話——機器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日產汽車:通過大數據共享提高汽車易用性

私人乘用車市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突破口

【一“車”兩斷!】(一):“普銳斯PHV”誤讀了用戶的心理

【特斯拉疾馳】(下)穆斯克——超越喬布斯的天才經營者

 

在硅谷的技術界,為汽車配備通信功能的“聯網汽車”(Connected Car)正受到關注。聯網汽車屬於將很多嵌入式設備接入互聯網的“物聯網(IoT)”和“萬物互聯(IoE)”市場的一部分。豐田、寶馬、大眾、通用、梅賽德斯·奔馳及本田等車企在硅谷都擁有研究所,福特也於2012年6月在硅谷設立了研究所,日產還於2013年2月開設了第二家研究所。筆者遇到的人都認為,汽車廠商對於採用第三方開發的技術比以前更開放了,還紛紛在硅谷設立向汽車技術風險企業投資的風險基金。

技術界和汽車界最為期待的是谷歌等從事的由機器人駕駛的汽車(機器人汽車)技術。在富士通美國實驗室於2013年6月舉行的研討會上,位於硅谷的奇點大學的拉德·鄧普頓(Brad Templeton)教授演示了機器人汽車。鄧普頓擔任谷歌機器人汽車項目的顧問,對於汽車與機器人組合,他表示,“在裝有軟件的產品中,對改善社會最有幫助的就是汽車”。美國政府指出,每年汽車事故造成的損失高達2300億美元,機器人汽車有可能降低這一損失。另外,機器人汽車的燃效肯定比普通汽車更出色。通過高效地自動泊車,還有可能減少停車場佔用的土地。送貨用的卡車如果改由機器人駕駛,還有助於改善送貨網絡。

處於駕駛安全的考慮,機器人汽車的主要功能的運算處理將在不依賴連網的本地環境實施。不過,車與車之間(V2V)和車與基礎設施之間(V2I)的通信環境在機器人汽車上也將發揮作用。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可通過V2V通信使機器人汽車保持短車距列隊行駛。能夠立即處理機器人汽車安全駕駛判斷的低價位計算技術將成為支撐聯網汽車各種功能的平台。

福特以汽車為中心的構想

福特在2013年7月於美國迪爾伯恩市總部面向新聞媒體舉行的“Go Further With Ford”上,介紹了該公司的聯網汽車戰略。福特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在演講中表示,依賴通信功能的infotainment*功能對福特非常重要,面對現在車輛擁擠、已經飽和的道路環境,要想進一步發展汽車市場,必須採用包括V2V和V2I在內的自動駕駛技術。隨著汽車行業對IT技術的期待增強,“汽車行業已經盯上了硅谷”。

福特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

*infotainment:information(信息)和 entertainment(娛樂)兩個詞合成的新詞,是指信息和娛樂的融合體。“車載信息娛樂系統 ”(IVI)是指融合了娛樂和信息的車載系統。比如,后座娛樂系統(視頻、游戲、電視及SNS等)、導航儀、車載音響、位置信息服務、連接移動產品、連網功能等。

面向概念車Ford Evos的雲服務的宣傳語

在討論汽車和IT的小組會上,福特公司的亨利·福特技術研究員兼電子電氣系統工程總監Jim Buczkowski強調,要想實現新一代信息娛樂系統,汽車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是非常必要的。他指出,“汽車要非常了解用戶,才能提供最適合用戶的個性化服務”。Buczkowski還播放了福特於2011年9月公開的“Evos”概念車所採用的雲服務的宣傳視頻。該視頻中介紹了車載導航儀將汽車了解到的用戶信息與用戶在線信息組合起來,從而推薦路線等個性化功能。

福特也在研究為汽車安裝傳感器以掌握用戶健康狀況的技術。比如配備心率監測傳感器的試制座椅。該座椅能夠根據心率了解駕駛員心裡壓力的大小,還能結合對汽車速度和交通情況等的分析,推測駕駛員的認知負擔,從而判斷駕駛員要不要接電話等。

福特試制的配備有心率傳感器的汽車座椅

在聯網汽車技術中有很多以汽車為中心的構想或許是理所當然的。但筆者感覺其中的很多功能今后會由智能手機負責。福特此前曾強調利用與微軟合作開發的“Sync”技術,使汽車與手機聯動,而現在卻在考慮強化汽車的作用。

另一方面,福特也加盟的業界團體——車聯網聯盟(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正在制定智能手機與汽車聯動的“MirrorLink”標准。MirrorLink的下一個版本1.1版將實現智能手機與汽車通過藍牙和WLAN的連接。另外,支持MirrorLink 1.1版的汽車即使廠家不同、也將具備運行第三方應用的環境。這種環境包含避免駕駛員注意力渙散的功能。據車聯網聯盟介紹,已舉行了產品體驗會,MirrorLink 1.1版很快就會公開。

雖不知這對MirrorLink 1.1版的應用開發者有多大吸引力,不過在不遠的將來,汽車將成為強大的計算平台。(日經技術在線! 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