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英特爾:脫離PC,發揮“優勢”【2】

2014年02月12日08:23    

英特爾真正的目的

“英特爾的動作太慢了”。聽完克蘭尼克的演講,ARM的高級副總裁Antonio J.Viana在自家的展位前顯得游刃有余。在ARM看來,可穿戴領域正是自己領跑的看家本領。

在谷歌的眼鏡型終端“Google Glass”、三星電子的手表型終端“Galaxy Gear”的帶領下,“可穿戴終端使用的半導體企業的處理器幾乎都配備了ARM的MPU”(Viana)。

而且,多數“價格都不到10美元”(日本國內半導體企業的高管)。對於在20∼30美元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MPU市場上都無法取勝的英特爾來說,在可穿戴領域勝算恐怕低得可憐。

英特爾擅長營銷戰略,慌不擇路的可能性很小。那麼,該公司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其實,作為強化數據中心業務的一環,該公司可能正在著手發展可穿戴終端等IoT領域。

該公司在數據中心處理器市場上掌握著9成以上的份額,PC處理器業務一馬當先。在這個領域,ARM目前幾乎沒有位置。

從各部門的業績來看,數據中心處理器業務增長平穩。銷售額已經從2009年的64.5億美元擴大到了2013年的112.4億美元。而且,數據中心處理器“單價高達幾百美元”(日本國內半導體企業的高管)。英特爾這項業務的營業利潤率一直維持在45%以上的極高水平。

業務快速擴大的背景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快速普及。“每銷售10台智能手機,就需要增加1台數據中心服務器”(日本國內IT企業的銷售人員),促進設備投資的強勁動力推動了增長。英特爾在面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業務上雖然甘拜ARM陣營的后塵,但也充分享受到了其發展帶來的好處。

其實,英特爾已經開始將面向數據中心的業務視為未來的一個發力點。對於業務今后的發展,英特爾日本法人的社長江田麻季子充滿了期待:“在2016年之前,數據中心市場的年增長率將維持在15%”。

英特爾日本法人的社長江田麻季子把數據中心處理器業務視為今后最大的發力點

可穿戴是“誘餌”嗎?

增長的關鍵掌握在以可穿戴終端為代表的IoT領域的手中。江田表示,“2006年接入網絡的終端隻有20億台,而到2015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150億台,到2020年還將增加到500億台”。倘若符合預期,對於數據中心的投資還將進一步增加。

如此看來,也就不難理解英特爾為何在很可能敗給ARM陣營的情況下,還致力於發展可穿戴終端處理器。也就是說,英特爾在CES的主題演講上講述的舉措並不是英特爾戰略的本質,而是為了擴大數據中心需求撒下的“誘餌”。

而且,英特爾旗下擁有邁克菲、Wind River等安全企業。該公司計劃跳出以往隻銷售處理器的業務模式,把提升了安全功能的數據中心作為解決方案提供給客戶。這樣不僅有望擴大業務規模,“對於在涉足PC后,還准備進軍數據中心領域的ARM陣營,應該也可以起到遏制的作用”(日本國內的半導體分析師)。

但在目前,英特爾數據中心處理器業務的銷售額規模還隻有PC處理器的三分之一左右。PC的需求雖然不會突然消失,但是,作為從設計到制造一條龍的垂直整合型半導體企業,英特爾“如果不能把工廠的開工率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業績甚至可能出現暴跌”(日本國內的半導體分析師)。

英特爾也已經注意到了這一問題。為了穩定工廠的開工率,該公司將開啟新的業務。“代工”其他公司設計的半導體。把之前也曾向部分半導體企業提供的這項服務打造成一項正式的業務。

現在,不只是世界最大的代工企業台灣台積電(TSMC)和美國AMD的半導體制造部門分拆成立的美國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等專業企業,三星電子也在為蘋果代工“iPhone”的處理器。在這一領域,此前一直貫徹垂直整合型商務模式的英特爾落在了最后。

英特爾贏得客戶的優勢,在於左右半導體性能提高的微細加工技術。在提高半導體芯片上電路集成度的開發方面,英特爾一馬當先。

現在,處理器的制造加工精度已經達到了14納米。擔任制造部門一把手的高級副總裁威廉·霍特(William Holt)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們(比競爭對手)領先3年半”。

對於英特爾的代工業務,客戶的反響頗佳。開發能夠根據配備產品的不同更改設置的通用半導體“FPGA”的美國拓朗半導體(Altera)已經決定利用英特爾的14納米生產線制造新一代產品。該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達尼(John Daane)說:“能夠活用最尖端的制造技術是巨大的魅力。”

其實,長期受益於最尖端的微細加工技術的是英特爾本身。向競爭對手敞開大門甚至有可能威脅到自身處理器的競爭力。競爭對手之一——格羅方德的副總裁Subramani Kengeri指出,“英特爾自身產品的銷售額非常龐大,自己的產品部門與代工業務的客戶之間恐怕避免不了相互競爭”。

但英特爾在考慮到風險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推進代工業務。換言之,在該公司看來,比起自己的產品部門,還是維護制造部門更加重要。

以維持“摩爾法則”為先

“我們的優勢在於制造技術”。談到自身的優勢,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吉爾羅伊以及英特爾的全體員工眾口一詞。仿佛是為了印証這一點,英特爾在新聞發布會上時常提到半導體集成度每隔18∼24個月翻一番的“摩爾法則”,對發展制造技術十分執著。甚至有員工表示,“維持摩爾法則的適用性才是我們一貫的作風”。

英特爾在新聞發布會上經常展示“摩爾法則”的幻燈片

英特爾日本法人的社長江田斷言,“摩爾法則並不是自然法則。是靠工程師嘔心瀝血來維持的。正因為如此,才會成為競爭力的源泉”。

在半導體行業,推行把制造部門全部或部分委托給外部的“輕工廠”、“無廠”戰略是主流。在這樣的局面下,英特爾對於制造部門的執著看上去似乎有些異樣。

把重點放在工廠上的戰略宛如昔日的日本企業。英特爾是會像日本企業一樣走上末路,還是會給日本企業提供起死回生的啟示?我們還需要等待最終的結果。(作者:佐伯 真也,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推薦新聞區

商務部明起對三國進口漿粕征收最高達50.9%的臨時稅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