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12日08:23
【相關新聞】
日本發現新型萬能細胞“STAP細胞”,已制作出純STAP細胞的小鼠
因為涉足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慢了半拍,業績低迷的觀測籠罩了英特爾。為了起死回生,該公司開始探索替代個人電腦(PC)的新收益源。讓我們通過本文,一同來剖析個人電腦“霸主”重現輝煌的戰略。
1月6日傍晚。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某高級酒店的大廳,一名男士站在了幾千名觀眾的面前。
他就是布萊恩·克蘭尼克(Brian Krzanich),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企業——美國英特爾的首席執行官(CEO)。這裡是世界第一大家電展會“消費電子展(CES)”的主題演講的舞台。
克蘭尼克於2013年5月就任英特爾CEO。自從1982年作為半導體制造技術人員進入公司以來,他一直從事制造工作,是公司裡著名的“沉默的實干家”。對於他來說,登上閃亮的CES主題演講的舞台或許並非本意。
但打開話匣子之后,克蘭尼克完全吸引了觀眾的目光。這並不是因為他的言辭精妙、幽默感十足,而是因為他那生澀木訥的語言顛覆英特爾以往的印象,令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力。
“讓一切變得智能”。克蘭尼克演講的主題是讓世界上的所有物品接入網絡,也就是“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的世界。緊接著又介紹了在“可穿戴終端”領域開展的舉措。
配備健康管理用傳感器的耳機﹔能夠通過語音操作智能手機應用(應用軟件)的耳麥﹔追蹤用戶位置,當用戶遠離時鳴響警告的手表──這些全都是英特爾試制的可穿戴終端。
仿佛是為了對“可穿戴難看”的批評“先發制人”,克蘭尼克還宣布了與時尚企業合作的決定。英特爾將與美國巴尼斯紐約精品店(Barneys New York)、美國開幕式(Opening Ceremony),以及行業團體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合作,“開展可穿戴終端的普及活動”(克蘭尼克)。
最后展現在聽眾面前的,是超小型計算機“Edison”。克蘭尼克表示,在SD卡的尺寸中集成處理器和無線通信等功能的Edison即將於2014年上半年投入量產。英特爾還將舉辦總獎金為130萬美元的比賽,對促進超小型計算機普及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熱情。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沒有內置
“Intel Inside”
一提到英特爾,大家都會想到這句廣告語。電腦(PC)企業在廣告和PC機身上標注“Intel Inside”的LOGO,英特爾要承擔部分的廣告費用作為回報。借助這一舉措,英特爾“成功地給人們留下了配備英特爾處理器是消費者選擇PC的前提的印象”(日本國內的半導體分析師)。
這項營銷戰略取得了成功,英特爾在個人電腦的核心部件——處理器的市場上贏得了首屈一指的份額。通過結合微軟的OS(操作系統)“Windows”,打造出了任何人都可以輕鬆開發PC的環境。二者的蜜月關系被稱為“Wintel聯盟”,英特爾憑借這樣的關系,長期稱霸IT(信息技術)行業。
但現如今,英特爾的成長出現了停滯。涉足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過遲是原因所在。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上,擁有PC處理器市場8成多份額的英特爾,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領域可以說毫無地位。
“(蘋果)‘iPad’的登場出乎了我們的預料”。英特爾營銷部門的高級副總裁湯姆·吉爾羅伊(Tom Kilroy)坦率地承認在行動上慢了半拍。平板電腦的登場摧毀了英特爾的堡壘——筆記本電腦市場。美國IDC的調查顯示,筆記本電腦的供貨量在2011年達到峰值后一直呈減少趨勢,而平板電腦市場不斷擴大,於2013年趕超了筆記本電腦。
與這一動態相呼應,英特爾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也於2011年觸頂回落。從2013年的業績來看,銷售額為527億美元,比上年減少了1%,營業利潤為123億美元,減少了16%。
在英特爾凋零的同時,英國半導體企業ARM控股的存在感卻在與日俱增。作為一家2012年銷售額僅為5.769億英鎊,規模比較小的企業,該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整合各種功能的處理器心臟——MPU(超小型運算處理裝置)的設計方面。構建起了向半導體企業提供面向便攜終端、兼顧節能與低成本的設計圖,賺取授權收入和專利權使用費的商務模式,將全世界的半導體企業收入到了自己的麾下。
迄今為止,ARM共向1000多家企業提供了設計圖,從美國高通、韓國三星電子等大型企業,到台灣聯發科、展訊等新興企業,都是該公司的客戶。現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95%以上的處理器採用的都是ARM提供的設計圖。
英特爾雖然也自主開發節能MPU,希望借此強化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處理器業務,對抗ARM陣營,但尚未能夠摧毀ARM陣營的堡壘。不僅如此,ARM還在設計性能更高的MPU,甚至把矛頭指向了英特爾擅長的PC等領域。
在PC業務每況愈下的情況下,英特爾展現出了大力發展市場有望擴大的可穿戴終端等IoT領域的姿態。這項戰略看上去十分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