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企業研究】華為:“瘋狂工作”企業的真容

2014年02月17日08:50    

【相關新聞】

扎根“干上100年!”——在中國造“日本船”

日企財報佳績,一大貢獻來自中國市場

英特爾:脫離PC,發揮“優勢”

平井一夫就索尼出售VAIO和分拆電視機業務作詳細說明

索尼發布2013財年Q3財報,將轉讓PC分拆電視

華為總部(廣東省深圳市)的面積相當於42個東京巨蛋體育場。照片上只是整體的三分之一

“研發失敗我就跳樓”——席卷通信市場的華為的歷史,就是從創始人的這一句話開始的。在文本中,記者將通過在當地的採訪,為您揭示華為鮮為人知的經營方法。

出生在吉林的劉強(29歲)畢業於大連交通大學,2008年進入華為。雖說該公司的嚴格管理在學生之間早已人盡皆知,但即將步入社會的劉強“最渴望的是經驗”。劉強堅信,作為能橫掃世界無線通信設備市場的企業,華為是能使自己大幅成長的地方。最終,他通過了錄用率為7.5:1的競爭,成功進入華為。

上排左起依次是總部展廳的“專利牆”、總部數據中心、生產通信設備的鬆山湖工廠(東莞市)的工作場景,下排是主力產品“Ascend”系列智能手機以及為總部的4萬員工提供伙食的員工食堂

“艱苦奮斗”的精神

結束為期3個月的實習,劉強被分配到了西非的科特迪瓦。雖然起初不知道這個國家在哪,但對於年輕的員工來說,派駐新興市場國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覺得“和同事一起應該沒有問題”,劉強沒有多想就接受了任命。

可去了沒多久,劉強就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在快要向通信運營商交貨的時候,他連續好幾天住在辦公室,吃不好也睡不好。生活環境十分惡劣,常常有同事患上瘧疾。就連中國人最重視的春節,六年中也隻回去了一次。

盡管如此,劉強依然留在了西非,支撐他的,是完成困難業務時的成就感。華為一直鼓勵員工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與同事同甘共苦沖破難關的喜悅,一次又一次地幫助劉強頂住了工作和生活環境帶來的壓力。

銷售額達到2400億元

華為1987年誕生於廣東省深圳市,熟悉通信行業的人都知道華為是開發無線基站等設備的廠商,是“手機行業的無名英雄”。但近年來,以低價格為武器實現發展的“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的名號更加響亮。甚至有人說,在智能手機即將全面普及的新興市場國家,華為蘊藏的潛力超過了三星和蘋果。

在華為以電話交換機為主力產品的1990年代,該公司抓住了固定電話在中國農村普及的潮流,從2000年開始,又憑借面向歐洲和新興市場國家的基站業務,成功擴大了業績。該公司前段時間發布消息稱,華為2013年的銷售額達到了2380億∼2400億元。

然而,如同奇跡般的飛速發展也令某些國家懷疑,華為與中國的黨政軍是否存在某種特殊關系,對於這一點,本文將在后面進行介紹。從華為拿來証明清白的企業信息來看,其展現在世界面前的,是極其獨特的利潤分配和民主治理(公司治理)機制。而這也正是該公司競爭力的根基。

遠赴西非的劉強之所以能在艱苦的工作環境堅持下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其工資“大約是在其他公司上班的同學的兩倍”。在劉強看來,“最能刺激員工積極性”的,是華為從創業之初沿用至今的員工持股制度。通過這項制度,劉強持有公司的股票,分紅達到了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分配給員工的股票數量取決於其業績和職務,這也為劉強提供了晉升的動力。

“中國有句古話叫‘財散人聚’,意思是分享財富能夠聚集人才”,華為的三名“輪值CEO”之一、兼任副董事長的胡厚崑這樣解釋該公司20多年來堅持採用員工持股制度的目的。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推薦新聞區

商務部明起對三國進口漿粕征收最高達50.9%的臨時稅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