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日本新干線是這樣防地震的——早期地震監測系統原理【2】

2014年03月12日00:50    

判斷時間由3秒縮短到2秒

根據P波推斷地震規模的檢測算法也有所進步。UrEDAS會對P波進行3秒鐘的觀測,根據這一時間內的主要周期計算震級,因為周期和震級有著密切關聯。緊湊型UrEDAS被設定為專門預測地震的局部影響,而非整體情況,從而將發警報的時間縮短到了1秒鐘。上越新干線發生脫軌事故時,就是利用該算法檢測到P波,並發出了警報。

不過,在大地震中,有時斷層的破壞長達幾十秒,因此僅用1∼3秒判斷地震規模的話,隨后搖晃變得劇烈時無法進行修正。所以,又將算法改為3秒后仍可更新地震規模。

該算法是推斷加速度的振幅變化,而非P波頻率。日本鐵道綜合技術研究所與氣象廳通過研究發現,振幅可以通過下面的公式做近似計算:

y = Bt·e-At(t為時間,e為自然對數的底)

因此,觀察最初2秒鐘的P波,根據其振幅變化情況確定系數B和A。從直觀上來看,B表示振幅的上升,A表示之后的衰減情況(圖4右)。研究發現,系數B與震中距呈反比,也就是說,根據初期微震最初2秒鐘的情況可以算出震中距。

圖4:現在使用的算法:觀測最初2秒的P波,用函數近似計算

震中距、振幅與震級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如果能以一定的精度確定震中距,之后就可以一邊觀測振幅,一邊重新計算實時震級的推測值並進行更新了。即使斷層的破壞緩慢進行,也會減小過低評估震級的可能性。

該算法是從2005年前后開始採用的,現在仍在繼續使用。不過,發生東日本大地震時,金華山的地震儀檢測到S波的加速度很大,而非P波。P波的振幅增加非常緩慢,P波本身的檢測就很難,即使檢測到,也無法在早期判斷出地震規模的大小。

JR東海根據這個情況,於2013年春季之前對僅監測P波發警報的遠方地震儀進行了改進,使其對於一定程度以上的S波也會發出警報。JR西日本也進行了同樣的改進。另外,JR東日本已開始與日本氣象廳的緊急地震快訊聯動。針對大型地震,應該使用現在可利用的所有方法。

推進研究力爭縮短到0.5秒

P波的檢測算法仍在繼續改進。上述兩個系數B和A中,A沒有被用於震中距的推測。據介紹,研究人員最初認為A應該更重要,但后來發現振幅的上升最重要,因此隻使用了B。這樣的話,無需考慮A的衰減因數,可通過一次函數y=Ct近似計算最初0.5秒中P波上升的部分,就可以隻使用系數C,這項研究目前正在推進之中(圖5)。

圖5:檢測P波最初0.5秒的上升

B和C的作用相同,但數值稍有不同。

實際上,這樣能提高震中距的推測精度。地震波沿地殼傳播時,會隨著散射和衰減等而紊亂,時間越長紊亂的影響越強。僅用0.5秒推測好像在精度上反而有利。

除了震中距以外,還要推測震中的方位。其主要依據是對P波三維搖晃的主成分的分析。目前,為了推測方位,需要對P波觀測1.1秒的時間,但鐵道綜合技術研究所提出了將其縮短至平均0.4∼1.0秒(因P波的情況而異)的方法。

盡快實施制動

在地震監測技術進步的同時,技術人員一直在努力縮短從檢測到地震到實施制動之間的時間。新干線的車輛採用檢測到停電后實施緊急制動的機制。這種制動不是平時高速駕駛時使用的電氣制動,而是採用空氣制動,停電時也能工作。

上越新干線脫軌事故發生前採用的機制是,ATC(列車自動控制裝置)的車載裝置檢測到停電造成電壓下降,然后啟動緊急制動繼電器,這一過程需要約4秒的時間。JR東日本對此進行了改進,設定了根據輸電線的頻率(新干線為交流電)變動進行檢測的功能,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約3秒鐘。該公司利用新干線高速調試電車“FASTECH360S”收集基礎數據,並通過運營車輛進行驗証后,從2006年開始對所有列車進行改造,現已完工。

雖然上述系統在不斷改進,但東海道新干線運營之初引進的倒立擺地震儀目前仍在使用(圖6)。因為該地震儀為機械式,萬一發生斷電也能繼續工作,而且結構簡單、工作穩定、耐電磁噪聲,是大量採用電子技術的系統出現問題時的最后一道保障。(作者:木崎 健太郎,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圖6:從東海道新干線運營開始一直使用的機械式地震儀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