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3日00:38
【相關新聞】
富士重工展出跨界概念車“斯巴魯VIZIV 2 CONCEPT”
日立制作所和日立GE核能公司於2014年3月10日宣布,開發出了水中行走游泳型和形狀可變型兩種機器人。將被用作福島第一核電站燃料提取作業的遠程操作裝置,用於各種調查。這兩款機器人均配備攝像頭,可通過遠程控制在人無法進行作業的空間行走,調查冷卻水泄漏點及燃料狀態。
圖1:設想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使用,開發了水中行走游泳型機器人和形狀變化型機器人。
圖2:水中行走游泳型機器人。憑借2個帶式驅動輪和6個螺旋槳型推進器,能夠在地面及牆面上行走,還能在水中游泳。
水中行走游泳型機器人用於調查環形弛壓室(Torus Room)等充滿水的發電站建筑內部。能做(1)以帶式驅動輪(履帶)在地面行走﹔(2)使用6個螺旋槳型推進器的三維方向游泳和(3)以推進器將機身貼在牆面上,並以履帶驅動的壁面行走三種動作。在與履帶垂直的方向上配備有4個、在與履帶平行的方向配備有2個推進器。機器人的外形尺寸為330mm×605mm×450mm,重量為31.5kg。游泳時的最大推力為7kgf,地面行走時的最大速度為50mm/sec(3m/min)。
圖3:將形狀可變型機器人的履帶縱向排成一列時,可穿過直徑為100mm的管道。
圖4:形狀可變型機器人在地面行走時的姿態。履帶平行配置,在有台階或鋼格板的地面上行走。安裝在中央部分的攝像頭可上下轉動。
形狀可變型機器人意在既能穿過管道等狹小空間,也能在高低不平的地板上行走。可選擇兩條履帶縱向並成一列的姿態,也可選擇兩條履帶平行、機器人呈凵形的姿態。設想的使用場景是,縱向並成一列時,可穿過直徑100mm的管道。穿過管道后,姿態可變為凵形,下到地板上行走。在凵形姿態下,即使在具有50mm以下高低差的地板上或是遇到覆蓋溝槽的鋼格板蓋子也可行走,行走速度為50mm/sec(3m/min)。
形狀可變型機器人因設想在輻射量高的區域使用,所以“極力減少了電子線路”(日立語)。由此,在吸收劑量在1000Gy以下都可工作。而水中游泳型機器人設想在輻射量較低的區域使用,因此容許的吸收劑量約為200Gy。(作者:竹居 智久,日經技術在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