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9日08:40
開發現場的氛圍發生變化
索尼以前展示的成長戰略是把資源集中在“移動”、“游戲”、“影像”三大核心業務上,在發展新業務的同時,令電子業務起死回生。為了激活核心業務,該公司提出“One Sony”的口號,推動業務部門之間的合作。因為每一款商品的誕生,靠的是眾多領域的技術。
在核心的智能手機等業務領域,成果已經開始顯現。對於OneSony的功勞,智能手機的開發者的評價是:“內部的合作正在加快,最新機型凝聚了公司的所有技術。”從具體的數字也能看出OneSony戰略的成果,索尼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在2011財年為2250萬部,2012財年增加到了3300萬部,2013財年繼續增加,預計將達到4000萬部。
除核心業務外,索尼還在著手開創新業務。比如建立了由社長直接管理的“TS業務准備室”,為業務性尚不確定的技術提供了繼續開發的土壤。包括超短焦投影儀在內的“Life Space UX”產品群目前正在開發之中。相關人員回顧開發歷程稱,“2012年底,業務部曾一度放棄了產品化意向,但向社長做過展示后,開發很快又重新亮起了綠燈”。該系列產品已經決定在2014年夏季投放市場。
透過激活核心業務和創造新業務的活動,開發一線開始感覺到,挑戰新舉措的環境正在逐漸完善。跨業務部門的人才交流日趨活躍,請其他部門的技術人員前來幫忙變得容易了許多。隨著研究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距離不斷縮小,像Life SpaceUX這樣曾經埋沒的技術也作為產品結出了碩果。
能否擺脫利基市場
回顧歷史,索尼一直在孕育獨特的商品。包括“Walkman”、“PlayStation”、“AIBO”等等,優秀之作不勝枚舉。但在最近,很多商品都隻獲得了部分用戶的支持,未能得到大眾用戶的廣泛使用。索尼能否讓即將成形的新產品和技術不再拘泥於“獨特”,而是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將其培育成能帶動索尼發展前進的商品呢?
正如TS業務准備室推出的超短焦投影儀是讓牆壁和天花板變身為顯示器的獨特產品那樣,開發者將投影儀相關精華技術精華集中到一起,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產品。但是,在2014年夏季上市之初,這款商品的價格高達3萬∼4萬美元,不是大眾用戶可以企及的范圍。索尼曾經推出過名為“QUALIA”的高級產品群。超短焦投影儀是會重復QUALIA的命運,還是會發展成為被廣大用戶所喜愛呢?這或將成為索尼復興的試金石。
索尼的開發一線一直在反復討論這幾個問題:如何使商品在大眾用戶中得到普及?如何創造可確保收益的新機會?如何創造出其他公司沒有的產品?“隻顧銷售存在局限性”,因此,現在的索尼不單單是靠硬件賺錢,還在積極探索包括服務在內的新的盈利機會(圖4)。
![]() |
圖4:如何與收益挂鉤 索尼正在開發能夠向用戶提供新體驗的技術和服務。能否把這樣的舉措轉化為收益將成為今后的課題。 |
舉例來說,與智能手機聯動記錄人體動作的“SmartBand”和智能網球傳感器的目標是分析用戶行為,提供有益的信息。索尼還成立了從事基因組分析的下屬企業。這些都有望成為未來成長戰略的重要支柱。
而且,為了實現未來的可穿戴終端,索尼還在舉辦跨組織的會議。相關人員充滿干勁地說,“大約5年后,可穿戴終端很可能取代智能手機。我們希望盡快明確這種終端的形態,一鼓作氣進行投資,走在其他公司的前面”。
留給索尼的時間已經不多。該公司寄予厚望的智能手機的增長率已開始放緩,數碼相機市場也在趨於縮小。而新收益源的摸索才剛剛開始,何時能起到提升業績的作用還不得而知。但也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開發一線正在逐漸恢復活力。如何發揮其活力,盡快將其轉化成業績?這將成為考驗管理層手腕的一道課題。(作者:河合基伸,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