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9日08:26
鄰家的草坪沒那麼綠
不只是三菱化學,日本的化學企業最近幾年都在大力發展醫藥及醫療業務。在主力業務化學制品衰退的情況下,作為少子老齡化嚴重的發達國家有望持續發展的少數領域,醫藥及醫療業務或許是魅力十足。
但鄰家的草坪沒有想象的那麼綠。醫藥業務“象賭博一樣,押對了會有豐厚的回報”(小林社長),新藥開發需要巨額投資。在與后進制藥企業的競爭不斷激化的形勢下,規模比專業制藥公司小的化學企業在制藥業務上的處境會日益艱難。
在這種情況下,三菱化學似在把業務重點從醫藥轉向醫療服務。因向把活用IT的遠程醫療和預防治療等家庭護理服務打造成業務發展的中心,於4月成立了生命科學研究所。但是,醫療業務受到法律規制的約束,商業化至今沒有進展。
醫療業務不是“萬靈藥”
以大陽日酸開發的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裝置(PET)使用的特殊水為例。這是用來診斷癌症和阿爾茨海默病,在今后有望實現增長的產品。然而,因為不能使用健康保險,所以沒有如預期那樣普及。三菱化學常務執行董事經營戰略室長田中良治說:“在醫療領域我們還沒有具體的合作項目,今后要花時間尋找。”
旭化成於2012年斥資約1800億日元收購了美國大型緊急救生設備企業卓爾醫學產品公司(ZOLL Medical)。該公司原計劃把卓爾的業務與自身具有優勢的“Hebel Haus”等住宅業務相結合,正式涉足家庭護理業務,但也因同樣的理由放慢了腳步。
醫療業務被看作是立竿見影的“萬靈藥”而備受期待,然而現實卻告訴我們,這隻不過是一個美夢而已。
既然如此,三菱化學為何還要急著收購大陽日酸呢?
小林社長急於收購的內情
一個原因是工業氣體行業的特殊性。工業氣體在質量上很難拉開差距,各公司為了擴大業績,都在追求規模效益。因此容易發生並購。實際上,市場上的確傳出了歐美大企業向大陽日酸拋出橄欖枝的消息,三菱化學有必要搶在前面。
而且,這其中還有小林社長的個人原因。擔任社長將滿7年的小林有可能於2014財年退居二線。而且還是經濟同友會新任代表干事最熱門的人選。不少看法都認為,在剩下的1年時間裡,小林無論如何都要抓緊時間,創造出盈利的機制,鞏固自己作為經營者的口碑。
關於生命科學研究所,有傳言稱該公司正在摸索在IT服務和零售領域開展新的收購與合作。但是,在具體業務部署尚未成型的情況下,此舉難掩單純求快之感。
按照三菱化學的設想,收購大陽日酸后,到2020財年將會創造出每年50億日元以上的合作效應。在關鍵的醫療領域,該公司能夠研究出哪些具體策略?要想讓設想成為現實,恐怕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為夢想插上真實的翅膀。(作者:林 英樹,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