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08:43
【相关新闻】
对从供应企业回收的调查表的分析结果也关系到最终的信息公开。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工具,进行高效统计,谨慎分析。
从供应企业收回了一定量的调查表后,就开始进行统计作业。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统计要以使用“电子行业行为准则(EICC)及全球电子可持续性倡议组织(GeSI)”等提供的统计工具为前提。最终的目标是使调查结果与产品建立联系。下面,笔者将分6个步骤,介绍统计作业的概要与注意事项。
消灭回答中的错误
步骤1:首先是建立回答的数据库。统计工具只录入填写了必需项目、内容符合逻辑的调查表。当发现有空白和不符合逻辑的调查表时,就显示警告,输出错误报告。此时,调查人员必须联系供应企业,获得正确的回答。
要事先确定是全公司同时进行统计,还是由事业部统计后进行整合。由何人在何时执行录入处理也是重要因素。因为庞大数据的处理和出现错误时的追踪无法一次性完成。
步骤2:接下来,确认供应企业的回答内容并进行分类。比方说可以分成5类:“不使用冲突矿产”、“使用冲突矿产,冶炼厂不详”、“使用冲突矿产,冶炼厂确定(在《与冲突矿产无关联的冶炼厂目录》中有记载)”、“使用冲突矿产,冶炼厂确定(在《与冲突矿产无关联的冶炼厂目录》中没有记载)”、“未作答”。《与冲突矿产无关联的冶炼厂目录》是指由EICC/GeSI认证的与冲突矿产无关(CFS)的冶炼厂目录。
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评估还要考虑到企业是否制定了采购与冲突无关矿产的方针。制定了方针的企业视为风险低。
步骤3:评估供应企业,制作“风险分析”。在回答内容之外,另行收集业务规模、交易量、财务信息及信用度等供应企业的基本信息。并且,还要事先搜集非政府组织(NGO)和行业团体的信息,以及其他公司的事例等外部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对供应企业进行综合评估。
步骤4:根据供应企业的回答制作冶炼厂一览表,并将之与《与冲突矿产无关联的冶炼厂目录》进行对照,确认是否有误。如果无法确定调查表中记载的企业是否为冶炼厂,作为有效的方法,应向行业团体、非政府组织及咨询公司等收集信息。
对照部件表
接下来,再与公司内部拥有的部件表、安全数据单(SDS)及成分表等数据进行对照。当发现不正确的数据时,立即联系供应企业进行确认,然后重新录入数据库。对于得到的每一份回答,都要重复这一流程。至于这一过程持续到何种程度,要看所需有效回答率的高低。
步骤5:除供应企业之外,还要考虑矿产的原产地和经由地是否存在危险信号,确定风险。此时,不只是利用冶炼厂一览表、分析结果及追加调查等可以从调查表中得到的信息,还要利用来自业界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外部信息,以及供应企业的风险分析。对于《与冲突矿产无关联的冶炼厂目录》中不包括的冶炼厂,要通过分析无冲突的可能性,对风险进行评估。在确定风险后,逐一确定具体的解决措施。尤其重要的是应如何应对不配合的供应企业。
风险评估不仅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指南中提出的要求,还有助于减轻第二次以后所做调查的负担,因此非常重要。
步骤6:最后,为了对客户作出回答和撰写“冲突矿产报告”,要使获得的冶炼厂信息与自己的产品建立联系。必须注意的是内部部件表标注的数据管理方法和调查方法。如果构成产品的部件数据不完善,就很难判断该产品是否无冲突。
如果要求供应企业以原料和部件的采购对象为单位,提交调查结果,有可能难以顺利地将冶炼厂的信息与部件联系起来。而如果要求以部件为单位提交,虽然容易与部件建立联系,但另一方面无法确保每种部件都能得到回答。要想使产品与冶炼厂的信息建立联系,就必须作好完成大量数据核对作业的思想准备。
总而言之,在美国实行冲突矿产规制的第一年,应最大限度地收集可以获得的信息,以作为信息公开的基础。毕竟表现出竭尽最大努力的姿态,也是进行这项调查最大的目的。(作者:伊藤益光,日经能源环境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