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14:49
严密评估冰川崩塌
第四次报告预测气温最多上升6.4℃,但此次预测为4.8℃。对此,作为报告执笔者之一的国立环境研究所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研究室室长江守正多解释道:“其原因在于评估情景发生了变化,不确定性变小。并不是全球变暖趋势已经停止。”
此外,还针对各个情景,预测了海平面的上升。得出的结论是,以1986年~2005年为标准,2081年~2100年的全球平均海平面很有可能上升26~82厘米。第四次报告的预测值最大为59厘米,此次增加了23厘米。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距,是因为此次更详细地模拟了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川崩塌。除了因气温上升而冰融化所产生的影响外,此次还模拟了崩塌的冰块落到海中,导致海面上升的“力学效应”。通过比上次更严密地进行评估,从而得出了此次的数值。
气温及海平面上升会以极端现象(异常气象)的形式显现出来。报告中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冷天减少、热天增加的可能性“非常高”。
会对日本有重大影响的是大雨及大潮。报告指出,大雨发生频率增加“在中纬度与热带湿润地区,可能性非常高”。可能出现梅雨季节暴雨频率增加等影响。关于大潮发生频率也从上次的“高”变为“非常高”。指出洪水和暴风雨对沿岸地区产生影响的危险度在提高。
今后30年的对策至关重要
此次报告的新内容,是指出了起源于人为活动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与气温上升之间的关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作为全球目标提出“与工业化之前的水平相比,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内”,而根据报告作出的结论,实现这个“2℃目标”的可行性令人质疑。
报告称,要以50%的概率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不到2℃,换算为碳,需要将温室气体累计排放量控制在1210吉吨(Gt:吉为10亿)之内。扣除二氧化碳之外其他气体之后,剩余为840吉吨。而2011年之前已经排放了531吉吨的二氧化碳,可排放的剩余二氧化碳量大约为300吉吨。如果换算为碳,现在全球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吉吨左右,从这一点考虑,上升2℃的时间今后仅剩30年左右。
世界自然基金会日本分会(WWF Japan)的气候变化能源计划负责人小西雅子说:“此次报告是使决策者了解到实现2℃目标的严峻程度的好材料。应该在尚有实现可能的期间内坚持实现目标。”
今后的全球变暖谈判将以IPCC报告为基础推进相关探讨。要制定防止全球变暖的有效对策,首先要设定现实性的目标。如何设定显示目标?报告将这一根本性课题摆在了人们面前。(作者:半泽智,日经能源环境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