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9日08:57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雖然存在需求停滯的因素,但投資和生產明顯過多。因此,電池板價格正在驟降。2年間跌了5成左右。有報道稱,在主戰場德國,僅2011年1年,價格就下跌了約5成。當前,包括中國企業在內,各地企業都面臨著虧損,今后必將進入消耗戰,導致行業進行重組。
至於今后,正如EPIA的預測,市場有望繼續擴大。在提供FIT援助,以現場(在用電場所發電)為主導的歐洲,由於形勢隨政策動向而變,預測比較困難,但估計會呈現出收購價格降低與成本降低的對立格局。
美國在聯邦政府的投資減稅和州政府的RPS制度下,提出了許多住宅用途以及發電站規模的大規模投資計劃,需求有望穩定增加。
中國雖然是世界的太陽能電池板工廠,但國內市場小,逾9成產品需要出口,在對歐出口難以指望的情況下,中國已經採取了拉動內需的措施(金太陽政策)。在這種情況下,實施FIT的日本市場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電池板價格下跌的明與暗
下面來進一步介紹最近的形勢。光伏發電和風力一直引領著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經濟效益和潛力方面,風力率先表現出了穩定增長,但光伏也緊隨其后,實現了快速發展。根據彭博社的推算,2010年,光伏發電的投資額力壓風力榮登榜首。
光伏發電具有以下特征:(1)隻要日照時間達到一定程度,隨處都可建設﹔(2)從小規模現場發電到發電站,模式多樣化﹔(3)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發展中國家也可建設﹔(4)可在短期內建設﹔(5)作為基礎設備的太陽能電池板趨於大眾化,隨著眾多企業參與市場,價格已經驟跌。
雖然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社會負擔沉重,在政策延續方面存在不穩定性,但是,世界的各個角落隨時都會有龐大的需求產生。光伏發電在不斷更換先導者的同時,整體維持著大的發展。2004年,隨著德國推行大膽的FIT制度,歐洲引領的高速發展時代到來了。在歐洲,主角也在發生改變,其中反映了政府扶助力度的強弱。
德國率先推行FIT,成為了歐洲的示范。之后,西班牙的需求激增,但是,由於扶持措施過於激進,需求很快銳減,被稱為“西班牙沖擊”,導致電池板庫存激增。
而隨著低價產品流入相對有利的德國,該國的需求出現暴漲。以現場發電為主,德國在2010年和2011年創下了裝機700萬千瓦的驚人紀錄。如今,負擔激增正在逐漸成為社會問題,圍繞援助方式已經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其間,意大利、法國、捷克發展迅速,有推算認為2011年意大利的裝機容量達到800萬千瓦,已經超過了德國。在歐洲,經濟危機、財政危機雖然形成了制約,但低價格產品如洪水一般涌入相對有利的國家,最終帶來了高增長。
受經濟危機影響,需求增加低於預期﹔以中國企業為主,持續的大規模投資造成供應能力增加過度,在這兩個側面的相互作用下,大約2年間,電池板價格已經跌到了一半左右(資料4)。
資料4.美國的晶體硅模塊價格變化(2009∼2011)
(出處)GTM Research
目前,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絕大多數企業都陷入大幅虧損,呈現出了消耗戰的態勢。行業重組勢必到來。從現實來看,在美國和歐洲,被迫倒閉、關閉、縮小的企業已經成為談論的重點。在美國,Solyndra、Evergreen Solar、BP Solar等企業陸續破產、撤退,行業豪杰SunPower公司也接受了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的出資。德國的Q-Cells、Solon等企業也陷入了經營危機。
而另一方面,降價效果巨大,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的業務在多樣化的同時呈現出活躍勢頭,已經愈發貼近百姓生活。在電費高的地區,光伏建設成本已經降低到了與電力零售價格相當的程度,達到“電網平價”的地區越來越多。在美國,夏威夷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部分地區已經達到。而且,在5年內,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也將加入進來,有的推算認為,如果採用分時段收費制度,正確評估高峰時的價格,達到“電網平價”的州將達到14個。一些看法還認為,德國的家庭也已經達到了“電網平價”。經過行業重組,規模經濟發揮更大的作用,光伏發電的飛躍式普及正在逐漸成為現實。
歐洲帶動了市場的擴大,美國、中國、日本及新興市場國家也緊隨其后。美國通過奧巴馬政府的綠色新政擴大支持,再加上價格驟跌的幫助,在綠色新政的最后一年,也就是2011年,年裝機容量加倍,突破了100萬千瓦的大關。日本從自民黨政府時代就對光伏發電實施特殊優惠,國內需求穩步增加,成為了全球關注的成長地區。中國、印度、中南美等新興市場國家也借助降價實現了快速增長。總而言之,這2∼3年的電池板價格大跌激發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