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1日01:24
以增進員工健康為目的的發菜制度
為了促進公司員工的健康,YUMEMI的總務人事部長鬆田新吾(圖3)設立了許多制度,其中之一就是“發菜制度”。顧名思義,這是向員工發放蔬菜的制度。之所以推行這項制度,是因為員工的飲食往往達不到均衡,公司希望借此改善這一情況,但鬆田覺得單靠這一項制度還是不夠。在鬆田看來,增進健康除了改善“吃”以外,還需要適度的運動。
![]() |
圖3:在YUMEMI策劃多項以促進健康為目的的制度的總務人事部長鬆田新吾(左)與參與開發的技術開發部的森下健 |
提到促進運動,多數企業採取的辦法都是成為會員制體育俱樂部的企業會員,或是為員工補貼會費,而鬆田想的是,有沒更貼近員工、讓大家比現在多走些路的辦法?銷售人員還好,工程師大多是長時間坐著工作,就算知道“可以去體育俱樂部鍛煉”,對於平常不運動的人來說,體育俱樂部的門檻還是有些高。而“走路”是最貼近生活的運動。
鬆田說:“主題就是‘堅持走路’。但如果只是一個勁兒地走,未免太過無聊。所以,我們想出了幫助員工堅持的機制。”那就是利用可穿戴終端。2013年8月,該公司利用Fitbit開發並銷售的可穿戴終端,推出了健康增進系統“YUME WALK”。夸張地來講,YUME WALK是自然地融合了“移動”、“雲計算”、“社會”等“第三類平台”的事例。
然而,採用可穿戴終端和構筑使用機制的過程一波三折。鬆田並不是一開始就想到了使用可穿戴終端。在那以前,為了讓員工多運動,鬆田甚至在公司設置了跑步機。但結果卻很無奈,“最后隻剩我一個人在跑。同事都在工作,我在旁邊跑步好像也說不過去。而且公司裡也沒有淋浴室”。大家對跑步機敬而遠之也在情理之中。
接下來推行的是計步器。公司向員工配發了由山佐時計計器(YAMASA)生產的、能夠虛擬體驗四國遍路之旅的計步器。這款計步器能夠根據步行的距離,顯示“現在在(四國八十八所的)第幾個,距離下一個地點有多少公裡”。
每一名員工都要把自己的步行數據填到共享的Excel表格中。為了做到一目了然,鬆田把四國遍路之旅的地圖復印在海報紙上,利用貼有員工大頭貼的磁貼,讓成績可視化。希望以此推動員工之間的相互競爭,做法相當原始。
但隨著活動的進行,鬆田意識到,“大家會忘了輸入。起初是覺得好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就會放棄”。在這個節骨眼上,技術開發部的森下健伸來了援手。鬆田回憶當時的情景說,森下生氣地罵道“我們怎麼說也是IT企業,這算怎麼回事”,他首先通過一個簡單的網頁,做到了讓員工在輸入之后,立馬就能看到誰在(八十八所的)哪個位置。
採用公開服務API的Fitbit
不過,這一舉措推行了一陣子,公司內部就傳出了意見:“現在已經有了Fitbit之類的工具,不用自己輸入也行吧?”Fitbit的原理是根據日期時間和內置的加速度傳感器計算步數,能夠通過應用與服務的組合,掌握步行距離和消耗的熱量。
Fitbit有多種形態,有腕帶型也有能放入口袋的小型產品,該公司採用的是名為“Fitbit Zip”的小型活動量計(圖4)。這款活動量計能經由藍牙和無線LAN連接智能手機、個人電腦,並與其聯動,通過雲服務器的服務共享數據。Fitbit取得的數據可以自動上傳,省去了輸入的麻煩。
圖4:YUMEMI為增進員工健康為員工配發的可穿戴終端,是Fitbit公司的“Fitbit Zip”
除了上述基本功能之外,最終選擇Fitbit,該產品公開了服務API也起到了助推作用。第三方可以開發面向Fitbit的服務,YUMEMI也成功推出了自己的定制服務。
與Google Maps聯動實現虛擬遍路之旅
森下利用周六周日的時間,完成了第一版YUME WALK。該系統直接沿用了“虛擬遍路之旅”的概念,在雲服務器上構筑了將Fitbit獲得的活動量數據與Goole Maps聯動的服務。能在地圖上明確標出每個人所在的地點(圖5)。
圖5:在地圖上標出每個人所在的位置
Google Maps有“Map Maker”功能,可以對外公開在地圖上編輯的路線,之前已經有人編輯了“四國遍路之旅”的路線。森下直接使用現成的路線進行開發,認証使用Facebook(圖6)。然后,該公司首席技術官(CTO)中田稔又增加了與Google街景視圖的聯動,使用戶能夠觀看到自己所處的虛擬地點的圖片,最終形成了現在的YUME WALK。
圖6:YUME WALK的主畫面,使用Facebook賬號登陸
在此先明確一點,這項機制是該公司官方實施的福利保障措施的一環。開發雖然包含了不少志願的因素,但Fitbit是公司配發,公司對員工的成績也會給予獎勵。該公司的虛擬四國八十八所之旅以月為單位開展競賽。
8月份剛開始開展競賽時只是個人賽,每個月會獎勵前三名,9月份開始,競賽形式改成了團體賽。最初是按照部門組隊,但是因為有隊伍退賽,為了讓比賽競賽更加激烈,森下還加入了“全隊以同樣的速度步行時額外加速”之類的規則。
而且,會把每個人走的步數生成折線圖(圖7),不只是步數多的員工,排名靠后但步數增長快的員工也會得到獎勵。“公司還獎勵過(步數)在一點點增加的員工”(鬆田)。
圖7:記錄個人步數的畫面
但筆者關心的是,這項制度的效果如何?該制度本身不具有強制性。雖然是公司推出的福利保障制度,但採取的是自願參加的原則。盡管如此,在75名員工中,參與的人數依然達到了近60人。
實際上,“這項制度已經顯現出了效果,有的人會走一站路,走樓梯的人也越來越多,還有人選擇走路回家”。雖然從8月份才開始實施,還不清楚對於體檢結果有沒有改善,“但堅持一兩年后,隻要有一兩個人的體檢指標有所改善,也就達到了目的”(鬆田)。
之前隸屬於銷售部門、現任職於營銷相關部門的池田奈美興奮地說:“銷售部門的人(在步數上)怎麼能輸給社長”(公司董事當然也要參加)。與過去相比,她對於外出的態度變得更加積極。
除了上述基本功能之外,最終選擇Fitbit,該產品公開了服務API也起到了助推作用。第三方可以開發面向Fitbit的服務,YUMEMI也成功推出了自己的定制服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