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用可穿戴終端來搞福利?!來看看日本YUMEMI的做法【3】

2014年03月11日01:24    

還與“大數據”相通?

套用時興的話,就像前面已經提到的,YUMEMI的這項舉措運用了“移動”、“社會”、“雲計算”,還採用了“敏捷開發”的方法。開發使用Web應用程序框架Ruby on Rails,基本功能公開在了GitHub上。雖說沒必要太過夸大,但是,如果要再加入一個時興的關鍵詞,YUMEMI的這項舉措在某些地方還與“大數據”相通。

很多可穿戴終端都配備顯示裝置,但從根本意義上來說,這種終端並不是輸出裝置,而是經由傳感器等取得信息的輸入裝置。體育用品企業之所以紛紛推出可穿戴終端(圖8),並在雲服務器上積累活動量數據,不單純是為了把客戶培養成粉絲,還有一個目的,是希望通過分析數據,掌握人的運動趨勢,運用於營銷和新產品開發。

圖8:耐克開發並銷售的“FuelBand”(左)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可穿戴終端的銷售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從中得到的數據。既然如此,將來,免費發放可穿戴終端也會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話題回到YUMEMI的“YUME WALK”,參加人數隻有60人,用“大數據”一詞或許太過夸張,但從數據顯示的意義這一點來說,“YUME WALK”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發現每個人的性格

總務人事部長鬆田說,把參與者的數據繪成圖表,排定名次之后,通過或這些數據,“可以了解每個人(的性格)”。話雖簡單,但確實有效,這些數據體現出了一些之前察覺不到的側面,比如“(排名)靠前的人大多不服輸,是沒有監督也會努力的人。(不在意排名的人)在與他人的競爭中感覺不到動力”。

雖說只是一個假設,但筆者覺得,活動體現出的每個人的性格或許將成為因才適用和選拔人才的一個判斷依據。對於是否會將此作為人事調動的依據,鬆田平淡地表示“不會這樣做”。但是,正如M2M(Machine to Machine)、IoT(Internet of Things)等詞匯體現的那樣,今后,不只是可穿戴終端,企業得到的數據將不斷增加。當企業決定下一步行動的時候,如何提煉這一連串數據背后的含義將變得十分重要。這也是YUMEMI的事例給筆者帶來的感想之一。

而對於系統的使用者,重要的是讓大家都覺得有趣,而且簡單易行。在實現自動輸入后,員工隻需通過“走路”來消除缺乏運動的狀態即可,而且還融入了游戲的要素,幫助大家長期堅持。正因為如此,才能夠得到正確而且連續的數據。這就引出了另一個時興的關鍵詞“用戶體驗(UX)”。

YUMEMI的舉措如今已經走出公司,開始對外推廣。該公司還在通過這項舉措,與其他公司拉近距離。現在,該公司工作上的伙伴——開發智能手機應用的Sonic Boom已經組成隊伍,與YUMEMI的隊伍展開了競賽。究竟哪支隊伍將最先完成八十八所之旅?雙方正在以兩箱啤酒為賭注,進行“殊死較量”。對於可穿戴終端,您現在或許覺得事不關己,但在今后,說不定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因素,讓您也用上可穿戴終端。(作者:大谷 晃司,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