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专题>>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PM2.5为什么会威胁我们的健康?【2】

2013年04月03日08:57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与心肺疾病死亡率存在密切关联

PM2.5的粒径为2.5微米,大约是头发直径的30分之1。相当于杉树花粉的10分之1以下。作为风媒花的杉树花粉由于需要乘着风飘至远处,因此进化成为较小的尺寸,在植物花粉中也属于较小的种类。比其更小的颗粒物PM2.5停留在大气中的时间要远远长于杉树花粉。

PM2.5的尺寸

出处:东京都网站

并且,由于粒径较小,也更易于进入生物体内。比如,会进入人体的呼吸器官,从口腔、鼻子、咽喉、气管到支气管,经过错综复杂的呼吸道,最后到达肺泡。肺泡中有无数毛细血管,能够将空气中的氧吸收到血液中,并排出二氧化碳,是一个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根据日本环境省的资料,一般情况下,如果微小颗粒物进入呼吸器官,大于10微米的物质会在鼻子及咽喉之间被捕捉并去除。不过,更小的颗粒物可能会到达肺的内部,而且,如果粒径仅为2.5微米,很有可能会进入肺泡中。

颗粒物进入体内深处后,很有可能引发各种过敏反应及发炎等疾病。近年来美国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称,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与心肺疾病死亡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PM2.5对健康产生威胁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2.5微米的粒径,也就是“较小的尺寸”。

如果PM2.5在大气中日益增加,便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日本于4年前制定的PM2.5环境标准规定,1年的平均值为“1立方米15微克以下”,另外,1天的平均值为“1立方米35微克以下”。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统计的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日到2月5日之间,1立方米超过35微克的天数达16天。并且,在1月13日前后、21日前后以及30日~2月1日,有些地区的最大值甚至超过了1立方米50微克。

在这种“高浓度现象”的背景下,从年初开始,日本媒体纷纷进行热门报道。只要经常接触这些信息,就容易使普通民众产生担忧情绪。

PM2.5正日益增加?

不过,许多专家认为,PM2.5的浓度“并没有迅速升高”。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地区环境研究中心广域大气环境研究室研究员清水厚主任这样说道:“的确,西日本地区较大范围内暂时观测到了高浓度现象。不过,与去年及前年同时期相比,今年的浓度并不是特别高。”

PM2.5的浓度每年从天气干燥的冬季到春季上升,夏季到秋季比较稳定。其原因在于随着降雨,PM2.5会成为雨滴的凝集核等,而被从大气中清除。至于今年年初的高浓度现象,“虽然有时其浓度高于往年,但平均计算下来,与往年相当”。

并且,日本环境省等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年平均值来看,PM2.5浓度反而有所减少。尤其是日本,从约50年前开始,一直在积极致力于防止大气污染。1968年制定《关于烟尘排放规制等的法律》”(烟尘规制法)、通过多次修订强化《大气污染防止法》等,在法制方面日益进行完善,对策技术也在进步。随之PM2.5浓度也在趋于减少。

PM2.5质量浓度变化(2001年度到2010年度)

出处:环境省《对最近细颗粒物(PM2.5)造成大气污染的应对措施》

清水主任研究员说:“从整体来看,用十几年时间减少到了原先的3分之2左右。”

也就是说,目前许多专家都认为,今年年初的PM2.5高浓度现象仅仅是“偶然发生的特殊状况”,并不意味着整个日本列岛都出现了PM2.5污染。

不过,为何今年会出现“特殊的”高浓度现象?被特别提起的来自中国大陆的越境污染是否产生了影响?虽然浓度没有增加,但PM2.5是否会产生令人担忧的威胁?PM2.5在人们无疑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各种疑问。(日经能源环境网 供稿)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